胎盘娩出前,一阵阵大量暗红色血液流出,伴有血块,则以上哪种情况最有可能
A.子宫胎盘卒中
B.子宫乏力性出血
C.凝血机制异常
D.胎盘剥离不全
E.软产道损伤
答案如下:
D
宫体松软、轮廓不清说明子宫收缩不好,属于子宫乏力性出血,血管破口不能有效挤压闭合而致大量出血;胎盘娩出前一阵阵大量暗红色血液流出,伴有血块,首先应考虑为胎盘剥离不全,应及时娩出胎盘。
D
宫体松软、轮廓不清说明子宫收缩不好,属于子宫乏力性出血,血管破口不能有效挤压闭合而致大量出血;胎盘娩出前一阵阵大量暗红色血液流出,伴有血块,首先应考虑为胎盘剥离不全,应及时娩出胎盘。
按儿童计划免疫要求,儿童在1岁半至2岁半内应完成下列几种生物制品的接种( )
A.卡介苗、百日咳菌苗、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B.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C.百日咳菌苗、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白喉类毒素D.脊髓灰质炎疫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卡介苗E.卡介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疫苗
A.卡介苗、百日咳菌苗、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B.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C.百日咳菌苗、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白喉类毒素D.脊髓灰质炎疫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卡介苗E.卡介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疫苗
答案如下:
E
E
某队列研究对500名男性工人接触化学物质的职业史及随后发生癌症的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根据上述资料,相对危险度是( )
A.4.89B.10.52C.7.33D.5.75E.0.13
A.4.89B.10.52C.7.33D.5.75E.0.13
答案如下:
D
D
项食盐量与高血压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经分析后获如下数据:=12.26,P=0.01,OR=3.4,正确的研究结论是( )
A.高盐者患高血压病可能性明显大于低盐者B.高盐组高血压病患病率明显大于低盐组C.高盐组患高血压病可能性明显大于低盐组D.高盐组高血压病发病率明显大于低盐组E.低盐组高血压病发病率明显大于高盐组
A.高盐者患高血压病可能性明显大于低盐者B.高盐组高血压病患病率明显大于低盐组C.高盐组患高血压病可能性明显大于低盐组D.高盐组高血压病发病率明显大于低盐组E.低盐组高血压病发病率明显大于高盐组
答案如下:
A
A
一个队列研究得到了下列率:全体男医生肺癌的发病率为0.94‰,所有吸烟男医生的发病率为1.30‰,非吸烟男医生的发病率为0.07‰据此资料AR值为( )
A.0.36B.0.87C.1.23D.0.29E.1.30
A.0.36B.0.87C.1.23D.0.29E.1.30
答案如下:
C
C
某流行病学研究选择了1000名因素A的暴露者和2000名非暴露者,随访10年。在随访期间,1000暴露者中发生X疾病100例,在2000名非暴露者中发生X疾病100例估计10中疾病X与因素A暴露史联系的特异危险度为( )
A.0B.25‰C.100‰D.50‰E.不能从所给资料中求出
A.0B.25‰C.100‰D.50‰E.不能从所给资料中求出
答案如下:
D
D
与病例对照研究相比队列研究( )
A.更适合采取双盲法B.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前瞻性随访观察,因此无需矫正混杂因素C.更适合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D.既可估计相对危险度,又可估计特异危险度E.适用于暴露常见而疾病罕见的情况
A.更适合采取双盲法B.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前瞻性随访观察,因此无需矫正混杂因素C.更适合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D.既可估计相对危险度,又可估计特异危险度E.适用于暴露常见而疾病罕见的情况
答案如下:
D
D
临床试验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其目的是( )
A.使试验对象有相同的机会进入实验组B.使试验对象有相同的机会进入对照组C.使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人数相等D.平衡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E.去除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干扰
A.使试验对象有相同的机会进入实验组B.使试验对象有相同的机会进入对照组C.使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人数相等D.平衡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E.去除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干扰
答案如下: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