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卫类

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所研究的暴露是人为给予的B.不适用于罕见病C.设立对照组D.因果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合理E.可以了解疾病的自然史
答案如下:
A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是(  )
A.空气B.水C.食物D.蚊子E.苍蝇
答案如下:
D
某地对麻疹疫苗的效果进行评价,资料统计如下:其效果指数和保护率分别为(  )
A.100,99%B.99%,100C.110,99%D.99%,110E.100,90%
答案如下:
A
霍乱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
A.经水传播B.经食物传播C.日常生活接触D.空气飞沫传播E.苍蝇传播
答案如下:
D
队列研究中(  )
A.不能计算相对危险性B.不能计算特异危险性C.只能计算比值比,即近似相对危险度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E.以上都不是
答案如下:
D

胎盘娩出前,一阵阵大量暗红色血液流出,伴有血块,则以上哪种情况最有可能

A.子宫胎盘卒中

B.子宫乏力性出血

C.凝血机制异常

D.胎盘剥离不全

E.软产道损伤

答案如下:
D
宫体松软、轮廓不清说明子宫收缩不好,属于子宫乏力性出血,血管破口不能有效挤压闭合而致大量出血;胎盘娩出前一阵阵大量暗红色血液流出,伴有血块,首先应考虑为胎盘剥离不全,应及时娩出胎盘。
比值比主要应用于(  )
A.生态学研究B.横断面研究C.队列研究D.实验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
答案如下:
E
按儿童计划免疫要求,儿童在1岁半至2岁半内应完成下列几种生物制品的接种(  )
A.卡介苗、百日咳菌苗、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B.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C.百日咳菌苗、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白喉类毒素D.脊髓灰质炎疫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卡介苗E.卡介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疫苗
答案如下:
E

初产妇,30岁,妊娠40周,胎心158次/分,足先露,宫口开全,破水后脐带脱垂,最恰当处理是

A.观察经过

B.臀位助产

C.立即行臀牵引术

D.稀释缩宫素静点

E.剖宫产

答案如下:
C

(2007)胎盘早剥出血发生在

A.底蜕膜

B.包蜕膜

C.绒毛膜

D.胎盘边缘血窦

E.子宫螺旋动脉

答案如下:
A
某队列研究对500名男性工人接触化学物质的职业史及随后发生癌症的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根据上述资料,相对危险度是(  )
A.4.89B.10.52C.7.33D.5.75E.0.13
答案如下:
D
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
A.比病例对照研究费时费力、费钱B.适用于罕见病C.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较强D.能验证暴露与疾病因果关系E.设立对照组
答案如下:
B

(2012)佐剂的功能不包括

A.作用于T细胞抗原受体

B.激活抗原提呈细胞

C.延长抗原的体内滞留时间

D.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

E.增强免疫应答

答案如下:
A
项食盐量与高血压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经分析后获如下数据:=12.26,P=0.01,OR=3.4,正确的研究结论是(  )
A.高盐者患高血压病可能性明显大于低盐者B.高盐组高血压病患病率明显大于低盐组C.高盐组患高血压病可能性明显大于低盐组D.高盐组高血压病发病率明显大于低盐组E.低盐组高血压病发病率明显大于高盐组
答案如下:
A
一个队列研究得到了下列率:全体男医生肺癌的发病率为0.94‰,所有吸烟男医生的发病率为1.30‰,非吸烟男医生的发病率为0.07‰据此资料AR值为(  )
A.0.36B.0.87C.1.23D.0.29E.1.30
答案如下:
C
可出现幻觉、妄想症状的是A.癔症B.脑外伤C.疑病症D.神经衰弱

可出现幻觉、妄想症状的是

A.癔症

B.脑外伤

C.疑病症

D.神经衰弱

E.抑都症

答案如下:
E
出现幻觉、妄想症状多见于抑郁症。
某流行病学研究选择了1000名因素A的暴露者和2000名非暴露者,随访10年。在随访期间,1000暴露者中发生X疾病100例,在2000名非暴露者中发生X疾病100例估计10中疾病X与因素A暴露史联系的特异危险度为(  )
A.0B.25‰C.100‰D.50‰E.不能从所给资料中求出
答案如下:
D
对某地交通警察和户籍警察的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得到如下结果交通警察的SMR为(  )
A.1.27B.3.5C.1.4D.0.79E.1.08
答案如下:
E
与病例对照研究相比队列研究(  )
A.更适合采取双盲法B.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前瞻性随访观察,因此无需矫正混杂因素C.更适合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D.既可估计相对危险度,又可估计特异危险度E.适用于暴露常见而疾病罕见的情况
答案如下:
D
临床试验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其目的是(  )
A.使试验对象有相同的机会进入实验组B.使试验对象有相同的机会进入对照组C.使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人数相等D.平衡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E.去除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干扰
答案如下: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