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力

中华文化,像一条悠久的历史长河,虽然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却从未中断过。这条历史的长河之所以一脉相承、延绵不绝,是因为中华文化

A.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C.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神州大地上演绎的“中国传奇”,显示了“中国制度”所具有的独特包容力、整合力,展现了深厚的文化自信。在前进的道路上,只要我们既吸收他人长处,又不放弃自身优势,更不________,“中国制度”必定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永不枯竭的活力源泉。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数典忘祖B.得陇望蜀C.固步自封D.逢人说项。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文化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仍能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A.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

B.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C.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D.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赞同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动脉是黄河静脉是长城,五千年的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脉搏……”。下列对中华传统文化认识正确的有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结合时代特点继承和发展一切传统文化成果 

③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包容力 

④中华文化孕育中华传统美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各种文化相融相生,最终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   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先若后之古代文化,如埃及、巴比伦、印度,波斯、希腊等。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唯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这主要是因为中华文化(    )

A.结合时代特点,继承一切传统文化成果

B.孕育中华传统美德,决定中华民族未来

C.具有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的包容力

D.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019年7月16日,良渚古城遗址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是实证中国5000年文明史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大遗址,良渚文化是中国史前时期最为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被誉为“中华文明之光”良渚文化遗址入遗(   )

①得益于中华文化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②展现了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③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④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敦煌文化一千多年的历程,折射出强大的文化自信。在广泛学习外来文化时并没有被“胡化”“西化”,而是通过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使自己的文化更加充实、更加宏大,造就了敦煌艺术多元丰富的特色,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坚定文化自信必须要完全认同我国的传统文化

B.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C.坚定文化自信需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D.中华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的包容力

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同时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各种文化相融相生,最终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材料表明

①中华文化有其特有的包容性      

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立足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9年9月19日至9月21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剪纸、花丝镶嵌、香云纱、宋锦、广绣、苗绣、景泰蓝等30多类非遗作品以新媒体的跨界展陈方式,亮相莫斯科装饰艺术博物馆。通过此类巡展,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③中华文化绚丽多彩,穿越时空焕发现代活力

④中华文化是最先进的文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19年7月6日,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审议,将“良诸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增至55处,居世界第一。良诸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这意味着中国文明起源和国家形成于距今五千年前,得到了国际学术界承认。下面对良诸文化申遗成功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和最优秀的文化

B.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C.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的包容力和创造力

D.中华文化是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

2019年9月17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正式亮相。“雪容融”以中国标志性符号的灯笼为创意进行设计创作,以“中国红”为主色调,渲染了2022年中国春节的节日气氛,身体发出光芒,寓意着点亮梦想,温暖世界,代表着友爱、勇气和坚强,体现了冬残奥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激励世界的冬残奥会理念。“雪容融”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中国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

②中华文化的气度、智慧和神韵

③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和包容力

④中华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还记得之前因为电视剧大火的“延禧宫”吗?故宫博物院计划在2020年将其改造成外国展览馆。日本的漆器、朝鲜的陶器、瓷器,英国的玻璃器,法国的珐琅器,德国的金属器,奥地利的家具,瑞士的钟表……都将在中国传统的宫殿内有机和谐布展。这一计划有利于( )

①展示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包容力,消除中外差异实现和谐

②彰显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传统思想,展现强大文化自信

③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符合“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原则

④吸收国外文化有益成果,说明不同文化都能实现融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从秦汉时期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体系,到明清时期瘟病学的产生;从中医典籍中焕发新生的青蒿素,到将传统中药的砷剂与西药结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创新,始终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以此材料为论据﹐能够证明的观点有(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创造力

③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力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新性发展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小明参加了学校组织的2019年暑假研学游活动。在安徽,他欣赏了唱腔优美的黄梅戏;在上海,他欣赏了婉转悠扬的越剧;在北京,他又欣赏了字正腔圆的京剧。来到某地月饼制作展览馆,他既品尝了传统风味的红枣馅儿、五仁馅儿.又品尝了现代风味的牛肉馅儿蛋黄馅儿,感受到中华文化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传承并不断丰富和发展。这说明中华文化

①绵延不绝,是生命力最强大的文化              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富有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的包容力      ④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唯一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传承文化守护家园)

2019年11月5日,某校九年级三班开展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班会,这次班会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同学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信心,从而激发对祖国的挚爱之情。下面是摘录该班班长黄敏同学的发言: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事关国运衰,有利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回答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守望精神家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重要意义?

阅读材枓,回答问题。

2019年11月5日至10日,中国第二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加强经贸交流合作,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全球文明的最新成果、优秀企业的尖端技术、知名品牌的国家形象都在这里汇聚、展示和传播。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展台,竞相用本地特色文化元素和符号、特色展品来吸引人们的驻足和目光。主动打开国门吸纳万国商品,短短一周,吸引全球资本、技术和品牌,足以彰显中国吞吐世界的文化包容力。和奥运会、世博会相比,以商贸为主题的进博会,跨文化传播意义丝毫不亚于任何一场世界级盛会。

“进博会”的创新意义不仅仅是经贸范畴,由此带动的商品背后的人文交流,是一股看不见的更为深沉和持久的力量。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一、注意事项

1.本题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而幸福感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幸福感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的。20多年来,在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的南亚小国不丹,国民总体生活得较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幸福感与经济发达与否或人均生产总值的高低似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在尚无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也没有规范并可量化的统计方法的情况下,关于幸福感调查的结果引起人们的争议也是可以预见的。其实,所谓“幸福感”实际上是一种通过相互比较而得出的主观感受,因而,对这类幸福感或幸福指数的地区排名大可不必过分看重,反而应该更加注重政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所作的努力及取得的实际成效。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大幅度增加各级财政的民生投入可以说是市民幸福感不断增强的坚实基础。幸福感还与生态环境、社会治安、城乡发展、生活便利与否等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2011年,中国民生指数课题组发布对全国发展水平不一的24个城市4800名居民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影响中国居民幸福感的19个因素之中,前五名依次为家庭和谐、健康、子女教育、生活安全和医疗服务。网民认为,这一调查结果反映出,政府应当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社会保障条

件。也有网民提到,许多关于幸福的研究表明,在影响个人幸福的最重要变量中,前三项分别是就业、婚姻和教育。

2.不少网民认为,幸福感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安宁的治安、优美的环境、富足的生活,还包括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权利的行使。人民网“两会”前夕转引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的观点认为,政府除了满足公民的衣、食、住、行的生活需要之外,还要满足民众自由、平等的政治诉求。保障和实现公民的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权益,人们才会有充分的生活幸福感。

将幸福感置于城市的语境下分析,在中国尤其具有特殊意义。中央党校报刊社社长肖勤福说:“31年来,城市化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不仅工业化、市场化离不开它,而且信息化和全球化首先也以它为基础。”

“十二五”期间,中国社会将发生一个非常重大的历史变迁,即人口结构将由原来的农业人口占主导地位发展到城市居民占50%以上,中国进入市民人口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这意味着管好城市,就是管好了一大半人的幸福。但是,30多年来的造城运动,一个“快”字挑战了幸福,一个“大”字挑战了幸福。

3.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之所以从乡村来到城市,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

2009年底,中国建制市已经达到668个,比1978年增加了475个,城市化率达到46. 6%,中国用3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城市化里程,最近5年,城市化速度更是快中之快。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主任周为民忧虑城市的贪大:“我们发展最迅速的是‘城市’而不是‘城市化’,这样导致的城市宽马路、大广场,人文景观也被破坏,只剩下一些死的景点,与人的发展脱节。”

贯彻“以人为本”,幸福是具有包容力、承载力、解释力和表现力的一个词;城市化要以人为本,人类真正的幸福不在于自私享受。这样就不会有盲目的过于快速的城市化,不会有贪图政绩的城市化,也没有自私的城市化。

一些网民转发题为《现代幸福观不可或缺的新元素》的文章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牵涉到现有利益格局,如政企关系、劳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动和调整。这项艰巨复杂的社会工程,无疑需要通过顺畅的公众诉求表达和利益协调渠道来为社会减压和“摆平”各种矛盾冲突。这种表达和协调的机制越健全,社会发生震荡或不稳定的几率就越低,公众的幸福感也就越强。

还有一篇题为《民众的幸福并不只关乎收入》的文章说,幸福并不只是物质上的满足,还得让公众感受到社会的公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数企业的职工根据自己的劳动生产率和企业利润获得相应的报酬,即便彼此之间有些差距,也是能接受的。如果有的企业职工仅仅靠企业的垄断地位,就坐享其成甚至获得更高的工资和奖金,那就严重影响到了前者的幸福感。

4. 2010年12月27日,201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揭晓,杭州蝉联最具幸福感城市,同时还获得了最高荣誉奖——民生贡献特别大奖。包括杭州在内的成都、长沙等10个城市以及江阴、宜兴、长沙县等10个县级城市被评选为201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无论发达城市还是发展中城市,只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化和人本化的城市管理,就能够给市民带来幸福。2010年的主题为“创造幸福、享受尊严”,评价指标涉及人情味、交通状况、医疗条件等20多个方面。改善民生,增进市民的幸福感,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市发展的终极目的就在提升市民幸福感。幸福感是一个城市民生改善的活指标。

照理说,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幸福感应该越来越强烈,因为人们可能享受到的优质资源越来越多。但事实并非如此,两者的天平很不容易平衡,有时候城市发展了,人们幸福感可能反而降低。关于城市幸福感的讨论已成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热门话题。在这些特大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入托难、就医难等诸多问题已经严重困扰城市居民的生活,有人给这些不尽如人意的表现起了一个简单的名字:城市病。尽管杭州入围了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榜单,但这些特大城市所表现出来的病症,值得未雨绸缪,早思良策。

5.社会的发展,最终落脚点在于民生的改善。现在不少执政官员更倾向于把发展的标准体现在市民的幸福感上,这才是百姓真正喜闻乐见的。中国发展的核心就是要“建立一个人民满意的社会”,这意味着对于各个地方政府的最终评价就在于人民的“幸福感”。

作为普通民众,我们关心的是事关我们切身利益的民生信息。房价涨、菜价涨、油价涨,物价之涨节节攀升,物价顿时成了百姓的心头之痛;而房价,也成了压在百姓身上的一座大山。虽然国家出台了限购令等诸多调控措施,但成效仍然比较缓慢。如何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或许不一定是只降低物价就能满足,而是提高工资收入,让百姓有能力去应对不断上涨的物价,有尊严买得起也吃得起。国家在过去几年中,也相继提升了最低工资标准,但仍不能应对飞速上涨的物价。

“我爸是李刚”、“我爸是局长”……方方面面都有“大头”罩着的败坏社会风气现象。我们现在面临的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等各种问题都有腐败的影子,因此,只有“杀霸气、讲公平、凭识才”才能让百姓真正过上“幸福”生活。

对市民幸福感的持久关注,说明发展的视角从单纯追求经济功能,转向同时注重城市的生活功能。城市具备一定的经济功能,人们才有幸福可言,丧失了经济功能的城市,幸福只能是空穴来风。然而过于追求城市的经济功能,忽视了城市的生活功能,人们的幸福感则会受到伤害。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城市的GDP等各项数据上去了,但是人们并没有从这些增长的数据中实现幸福感的提升,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准失去了应有的保障。

6.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十二五”规划建议释放出淡化GDP指标的信号,也使得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国民幸福总值)这一概念的引入引起广泛关注。关于“幸福指数”、“民生指数”的讨论和报道,在学界与媒体界渐热。

此前的几个五年计划均对速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对GDP增长速度的要求,让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增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是,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却产生了。GDP呈两位数的发展,但是我们的人均收入始终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人民收入不随经济增长而同步增长,是民生问题之中很要害的环节。对居民收入增长的“不同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在接受采访时指出,2000年,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为65.5 %,接近2/3;而到了2007年,这一数字为57. 5%,下降了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一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再辅之以不时出现的通货膨胀,购买力严重下降,居民收入实际为“负增长”。

在各地GDP增长的同时,人民的幸福感却越来越低,企业家的安全感越来越脆弱,不少精英人群移居海外。人民幸福感的减少,看似是一个现象,其实恰恰说明了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存

在一些问题。

7.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此种检验,首当其冲的就是“不能仅仅看GDP数据的增长”,在考核上不能唯GDP马首是瞻。“如果我们喝着污染的水,吸入着污染的空气,吃的是污染的食品,这种GDP的增长对各级领导的政绩无疑是一种讽刺,没有任何意义。”

尤其不能忽视的是,“在城市,43.6 %的中低收入者买不起房,居无定所;占中国70%人口的农民,其收入增长越来越困难,农业发展的制约条件越来越多;各个地方出现的GDP增长,能否经得起这些群体的检验?”而为了发展GDP,不少地方出现了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在资源开采上,采了肥的,弃了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