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林

(单选题)在油桐枯萎病发生严重的地区或红壤地带,不宜发展三年桐林,宜营造()。

A次生林

B单一林

C混交林

D原生林

在同一地段上既有无性更新方式培育小径材,又培育实生树生产大径材的经营方法,称为()。

A、矮林作业

B、次生林经营

C、中林作业

D、天然林经营

以下属于环境法保护对象的有()

A、池塘里的青蛙

B、马戏团里的大象

C、农民种植的庄稼

D、草原上放牧的牛羊

E、人工栽种的次生林

下列经济活动中具有负外部性的有( )。

  • A林业公司盗伐林木

  • B林业公司种植次生林

  • C物资公司回收利用废旧塑料

  • D农民放火烧荒

  • E造纸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

下述条件中的()最不符合全分布区种源试验的采种林分要求。

A.天然次生林

B.天然异龄林

C.地理起源不清的人工林

D.郁闭度较低的天然林

吉林省惟一集中成片,生长良好的以蒙古黄榆为主的沙丘榆树天然次生林,主要生长在(  )。

A、莫莫格自然保护区

B、向海自然保护区

C、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D、松花湖自然保护区

下列经济活动中具有负外部性的有(  )。[2008年真题]

A、林业公司盗伐林木

B、林业公司种植次生林

C、物资公司回收利用废旧塑料

D、农民放火烧荒

E、造纸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

造林地上已长有树木,但其数量不足或质量不佳,或已衰老,需要补充或更替造林,这是()的共同特点。
A.荒山荒地
B.农耕地、四旁地及撩荒地
C.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
D.已局部更新的迹地、次生林及林冠下造林地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图8).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仍共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
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陵防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

林地是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的土地,它包括郁闭度0.3以上的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的宜林地,一般把用于林业生产的地区或天然林区统称为林地。下列属于林地的是()。

A.农业生产中的果园、桑园和茶园用地

B.一般单位绿化用地和居民绿化用地

C.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草林

D.用于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幼林和苗圃

林地是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的土地,它包括郁闭度0.3以上的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的宜林地,一般把用于林业生产的地区或天然林区统称为林地。

下列属于林地的是:

A.农业生产中的果园、桑园和茶园古地

B.一般单位绿化用地和居民绿化用地

C.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草林

D.用于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幼林和苗圃

题目林地是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的土地,它包括郁闭度0.3以上的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的宜林地,一般把用于林业生产的地区或天然林区统称为林地。下列属于林地的是(    )。
A:农业生产中的果园、桑园和茶园古地
B:一般单位绿化用地和居民绿化用地
C: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草林
D:用于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幼林和苗圃
题目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下列各项中,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
A:原始次生林中的各种林木、植物和动物
B:农田中的阳光、土壤、各类植物和动物
C:草原牧场里的放牧人、旅游团队和游客
D:池塘中的微生物、水藻、小鱼类和虾类

下图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相应地区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变化B.兴修水利C.毁林开荒D.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

2、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B.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C.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

3、图中e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

[  ]

A.沙尘暴B.泥石流C.水土流失D.台风

下图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相应地区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化

B.兴修水利

C.毁林开荒

D.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小题2: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

B.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C.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小题3:图中e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 ()

A.沙尘暴

B.泥石流

C.水土流失

D.台风

某地拟对一山区河流进行水电梯级开发,河流长度约380km,河床坡降较陡,天然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流域面积4万k,农田相对较少,且分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外交通不发达。河流中经济鱼类较多,山丘植被均为次生林,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流域内有自然保护区3处(其中,国家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1处),风景名胜区5处,但均为山丘区,从规划报告来看,水库淹没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影响不突出。规划报告提供了3个开发建设方案。规划创造从工程经济技术角度推荐了自上而下建设“一库七级”水电站方案,开发方式既有引水式也有堤坝式,还有混合式。规划方案实施后需迁移人口5万人,涉及2个县的9个乡镇21个村。
问题:
生态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某地拟对一山区河流进行水电梯级开发,河流长度约380km,河床坡降较陡,天然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流域面积4万k,农田相对较少,且分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外交通不发达。河流中经济鱼类较多,山丘植被均为次生林,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流域内有自然保护区3处(其中,国家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1处),风景名胜区5处,但均为山丘区,从规划报告来看,水库淹没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影响不突出。规划报告提供了3个开发建设方案。规划创造从工程经济技术角度推荐了自上而下建设“一库七级”水电站方案,开发方式既有引水式也有堤坝式,还有混合式。规划方案实施后需迁移人口5万人,涉及2个县的9个乡镇21个村。
问题: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主要内容。
某地拟对一山区河流进行水电梯级开发,河流长度约380km,河床坡降较陡,天然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流域面积4万k,农田相对较少,且分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外交通不发达。河流中经济鱼类较多,山丘植被均为次生林,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流域内有自然保护区3处(其中,国家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1处),风景名胜区5处,但均为山丘区,从规划报告来看,水库淹没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影响不突出。规划报告提供了3个开发建设方案。规划创造从工程经济技术角度推荐了自上而下建设“一库七级”水电站方案,开发方式既有引水式也有堤坝式,还有混合式。规划方案实施后需迁移人口5万人,涉及2个县的9个乡镇21个村。
问题:
给出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评价指标。
某地拟对一山区河流进行水电梯级开发,河流长度约380km,河床坡降较陡,天然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流域面积4万k,农田相对较少,且分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外交通不发达。河流中经济鱼类较多,山丘植被均为次生林,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流域内有自然保护区3处(其中,国家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1处),风景名胜区5处,但均为山丘区,从规划报告来看,水库淹没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影响不突出。规划报告提供了3个开发建设方案。规划创造从工程经济技术角度推荐了自上而下建设“一库七级”水电站方案,开发方式既有引水式也有堤坝式,还有混合式。规划方案实施后需迁移人口5万人,涉及2个县的9个乡镇21个村。
问题:
规划实施后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
某地拟对一山区河流进行水电梯级开发,河流长度约380km,河床坡降较陡,天然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流域面积4万k,农田相对较少,且分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外交通不发达。河流中经济鱼类较多,山丘植被均为次生林,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流域内有自然保护区3处(其中,国家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1处),风景名胜区5处,但均为山丘区,从规划报告来看,水库淹没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影响不突出。规划报告提供了3个开发建设方案。规划创造从工程经济技术角度推荐了自上而下建设“一库七级”水电站方案,开发方式既有引水式也有堤坝式,还有混合式。规划方案实施后需迁移人口5万人,涉及2个县的9个乡镇21个村。
问题:
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总体上需充分考虑哪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