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性

下列关于市场机制自行调节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自行调节性源于微观主体的自调节能力

B、旅游市场主体具有自调节能力,而市场客体不具有自调节能力

C、自调节远非市场经济的充分调节

D、自行调节性并不能保证市场的良性循环,必须辅以其他调节方式

免费公共学校教育政策属于()

A、分配性政策

B、调节性政策

C、自我调节性政策

D、再分配政策

下列关于市场机制自行调节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这种自行调节性源于微观主体的自调节能力

  • B、旅游市场主体具有自调节能力,而市场客体不具有自调节能力

  • C、自调节远非市场经济的充分调节

  • D、自行调节性并不能保证市场的良性循环,必须辅以其他调节方式

男性,9岁,3岁发现内斜视,第一眼位:33cm:裸眼:+55,戴镜:+30,5m:裸眼:+50,戴镜:+25,验光后配戴中度远视眼镜。 应诊断为()
A.完全调节性内斜视
B.先天性内斜视
C.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D.残余性内斜视
E.非调节性内斜视
女,5岁,两岁发现内斜视。检查:视力为右0.3,左0.1,眼位为左眼+15°,眼球运动为各方向均不受限,眼底像清晰未发现明显异常,同视机检查不合作,睫状肌麻痹下验光结果为中度远视。戴镜一年后的检查结果记录:眼位为左眼+15°,戴镜为内隐斜。确切诊断应为() A.先天性内斜视
B.非调节性内斜视
C.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D.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E.非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免费公共学校教育政策属于()
A.分配性政策B.调节性政策C.自我调节性政策D.再分配政策
187关于共同性内斜视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A.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治疗后不需再戴镜
B.采用完全睫状肌麻痹戴完全矫正眼镜后观察半年,内斜角≤10△为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C.对戴镜后,残余斜视角>10A,1~2岁照片无内斜,视力10A为部分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AC/A是指()

A.调节性集合与调节量的比

B.调节与调节性集合的比

C.集合与分开的比

D.分开与调节的比

我们居住的地球上存在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它们都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下列组合中哪个是正确的()

A、区域性物质循环性自动调节性自维持性

B、动态性物质循环性自动调节性自维持性

C、动态性区域性自动调节性自维持性

D、动态性区域性物质循环性自维持性

关于共同性内斜视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A、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治疗后不需再戴镜

B、采用完全睫状肌麻痹戴完全矫正眼镜后观察半年,内斜角≤10△为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C、对戴镜后,残余斜视角>10A,1~2岁照片无内斜,视力10A为部分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E、非调节性内斜视,AC/A比正常高

5岁小儿,发现内斜视半年,裸眼视力右0.3,左0.7。验光结果右眼+3.50D→0.3,左眼+3.50D→1.0。患儿散瞳前检查斜视度为20°,散瞳后眼位为正位,应诊断为 A.调节性内斜视
B.非调节性内斜视
C.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D.残余性内斜视
E.进一步检查,才可确定

货币政策一般可分为()等几种类型。

A、扩张性货币政策

B、紧缩性货币政策

C、调节性货币政策

D、非调节性货币政策

5岁小儿,发现内斜视半年,裸眼视力右0.3,左0.7。验光结果右眼+3.50D→0.3,左眼+3.50D→1.0。患儿散瞳前检查斜视度为20°,散瞳后眼位为正位,应诊断为()

A、调节性内斜视

B、非调节性内斜视

C、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D、残余性内斜视

E、进一步检查,才可确定

发热是体温调定点()。

A、上移,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B、下移,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C、上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D、下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后天性内斜视的分类包括()。

A、调节性内斜视

B、非调节性内斜视

C、知觉性内斜视与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D、以上皆是

(多选题)眼球无明显运动限制的内斜视()

A调节屈光性内斜视

B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C非调节性内斜视

D外展神经麻痹

E内隐斜

税收财政职能的特点有()

  • A适用范围的广泛性

  • B取得财政收入的及时性

  • C资源配置的调节性

  • D社会财富的调节性

  • E征收数额的稳定性

税收所具有的特性包括(  )。

  • A公益性、调节性、强制性

  • B固定性、调节性、无偿性

  • C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

  • D无偿性、多样性、强制性

48.(多选题)美国公共政策学者西奥多•洛维的政策分类包括()(本题3.0分)
A、分配性政策
B、限制性政策
C、调节性政策
D、自我调节性政策
E、再分配性政策

政府在社会各阶层或团体中进行有意识的财富、收入、权利的转移性分配的公共政策属于(  )。[2010年真题]

A、分配性政策

B、调节性政策

C、自我调节性政策

D、再分配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