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液

在室温时,用密度计测得四只蓄电池的电解液密度分别为以下四种情况,试判断其中充电程度最足的是()

A、电解液密度为1.26

B、电解液密度为1.16

C、电解液密度为1.06

D、电解液密度为0.96

电解液的电阻()。如6-Q-75型铅酸蓄电池在温度为+40℃时的内阻为()Ω,而在-20℃时内阻为()Ω,可见,内阻随温度降低而增大;电解液密度为()g/cm3(15℃)时其电阻最小。同时,在该密度下,电解液的()也比较小。密度过高、过低时,电解液的电阻都会()。因此,适当采用()电解液和()电解液温度,对降低蓄电池内阻、提高起动性能十分有利。

在室温200C时,用密度计测得四只蓄电池的电解液密度分别为以下四种蓄电池,试判断其中充电程度最足的是()

A、电解液密度为1.26

B、电解液密度为1.16

C、电解液密度为1.06

D、电解液密度为0.96

就处置电瓶电解液来说,下列哪一/哪些项是正确的?() 

A、尽管在充电过程中电解液将产生氢气和氧气,但是,其数量相当低,在其周围出现明火不会有危险

B、眼睛和皮肤不得接触电解液

C、虽然皮肤接触电解液后要立即使用水冲洗,但车体板或其它相似部件接触电解液后则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

D、电解液是非有害物质,因而没有特别的操作前注意事项

下列有关蓄电池电解液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只要电解液比重正常,即使蓄电池电解液液位较低也没关系

B、如果蓄电池电解液液位较低,用自来水将单格填充至高位线

C、蓄电池电解液包含可严重烧伤皮肤或腐蚀其他物品的硫酸

电解液由()和()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电解液中()的比例用电解液()表示。

配制电解液时,应将()慢慢倒入()中。

A、水、硫酸

B、硫酸、水

C、电解液、硫酸

D、硫酸、电解液

酸性蓄电池电解液的比重在使用中会逐渐(),在电解液量有减少时通常应添加()。
A.变小/蒸馏水
B.增大/蒸馏水
C.变小/预配好的电解液
D.增大/预配好的电解液

电解液的密度用来表示电解液的浓度,也就是表示电解液中蒸馏水成分的多少。

A、对

B、错

铅蓄电池电解液的液面会降低,主要原因后是()。

A、充电时,电解液会飞溅出来

B、放电时电解液会溅出来

C、充放电时,会产生气体或蒸发,使电解液中的水分减少

D、因经常进行过充电

电瓶放电完毕的标志是()。

A、单电池电压降到175伏左右,电解液比重降到117左右B、电压降到117伏左右,电解液比重降到117左右C、电压降到2伏左右,电解液比重降到117左右D、电压降到2伏左右,电解液比重降到2左右

铅酸蓄电池()会造成车辆绝缘降低。

A、电解液减少

B、电解液的纯度变化

C、电解液的密度变化

D、漏液

[单项选择题]铅蓄电池电解液的液面会降低,主要原因后是()。
A.充电时,电解液会飞溅出来
B.放电时电解液会溅出来
C.充放电时,会产生气体或蒸发,使电解液中的水分减少
D.因经常进行过充电

对于碱性蓄电池应()。①电解液不须加蒸馏水②使用10-15次后应检查,并调整电解液的液面③在使用50-150次左右,应更换电解液④电解液的更换应在放电状态下进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电瓶放电完毕的标志是()。

  • A.单电池电压降到1.75伏左右,电解液比重降到1.17左右
  • B.电压降到1.17伏左右,电解液比重降到1.17左右
  • C.电压降到2伏左右,电解液比重降到1.17左右
  • D.电压降到2伏左右,电解液比重降到2左右

引起蓄电池自行放电的主要原因是()。

A、电解液杂质含量过多

B、电池内部短路

C、电池盖上洒有电解液

D、电解液上下温度差和密度差

蓄电池主要由()等组成。

A、外壳、正负极板、隔板和电解液

B、外壳、正极板、负极隔板和电解液

C、外壳、负极板、正极隔板和电解液

D、外壳、正负极板、隔板和电溶液

碱性蓄电池充放电注意事项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破性电解液的容器应用铁、钢、陶瓷或珐琅制成

B、严禁使用配制过酸性电解液的容器

C、配制溶液的保护用品和配酸性溶液相同

D、配制好的电解液必须密封,不能与空气接触,以防产生碳酸盐

E、不得使用配制过酸性电解液的容器

在对新酸畜电池充电前,加满电解液后一般停4小时,目的:()

A、保证铅酸电池的活性物质被电解液浸透

B、便于使化学反应进行更彻底

C、为了使电解液降温

D、全是

新蓄电池在出厂时没有加装电解液,电解液是由使用者加注的。加注时电解液液面应高出极板上沿()mm。加注电解学文件一,蓄电池应静置()小时,待温度低于350C才能进行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