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

在以下的机关部门之间可以联合行文的是()A.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山西省教育厅、省军区B.湖北省省人民政府、湖北省民政厅、湖北大学C.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人事厅、山西省财政厅D.山西省民政厅、山西省政协、山西省公安厅

湖北大学学生李俊成只看两小时就记住198个人的脸和指纹特征,成功挑战《最强大脑》,获得冲刺“全球脑王”的资格。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               

B.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发掘自己的潜能

C.只要不断发掘潜能,就能取得成功      

D.发掘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在1948年,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抗命护校的“八四”事件中,国师自治会召开记者招待会,向社会披露事实真相,得到了兄弟大学学生自治会的支持。直至9月4日教育部任命新院长,斗争取得胜利,国师再次得以幸存。国立湖北师范学院就是今天的湖北大学,这所兄弟学校的名字是:()

A、武汉大学

B、华中师范大学

C、湖北经济学院

D、中南民族大学

第二节写作假如你是李华,是湖北大学的一名学生,2009年秋季刚刚入校。根据下面表格的内容,给即将踏入大学的小师弟、小师妹们写一封100词左右的建议信。

 

中学

大学

生活上

依靠老师和父母

改变观念,适应

学习上

靠老师

靠自己

学好英语的重要性

大学毕业获得学位,也是找工作的决定因素参考词汇和短语:

freshman新生 campuslife校园生活  adecidingfactor决定因素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总理一心为国为民,公而忘私,高山景行,是后世公务员学习的典范。
B:我们在这次活动中,每个人都要当仁不让,这样全班的总成绩才会有更大地提高。
C:湖北大学引进博士群形成了大气候。
D:美国的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9月3日,爱奇艺发布声明,告别唯流量时代,正式宣布关闭显示前台播放量。爱奇艺表示,对网络视听内容的评价标准正呈现单一化趋势,唯播放量论、唯数据论的浮躁风气日盛。为专注于向用户提供更高品质的视听内容与服务,爱奇艺宣布,自即日起关闭全站前台播放量显示,以综合用户讨论度、互动量、多维度播放类指标的内容热度,在各端逐步代替原有播放量显示,为合作伙伴和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曾经执导过《铁梨花》、《打狗棍》等多部经典电视剧作品的导演郭靖宇,也于15日下午在湖北大学发表题为《起来,与操纵收视率的黑势力决一死战》的演讲。在演讲中,他公开表示行业内存在买收视率造假的黑幕,公开向收视率造假宣战。今日爱奇艺官博宣布告别唯流量时代,导演郭靖宇也揭露电视剧行业收视率造假。对于“流量造假”很多人认为应该打击,也有人认为道阻且长。你怎么看?

题目”给定材料:

材料1:90年代,我国被称为自行车大国,但近些年来,骑自行车方式的出行率下降很快,堵车的情况只有北京和上海有发生,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二线城市如杭州,乌鲁木齐等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开始激增,也出现了堵车的情况,而且越来越严重,随后,有关部分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加宽道路,设置红绿灯等措施依然捉襟见肘。材料2:北京机动车数量目前已达200多万辆,城市90%以上的道路已处于饱和,交通拥堵已成为令民众心烦,令市长头疼的一大难题,首都被人们戏称为“首堵”,每逢恶劣天气堵车情况更是严重。材料3:2012年元旦过后,乌鲁木齐车管所迎来了预期的车辆业务高峰,节后的5个工作日里,乌鲁木齐新车注册量总计为5915辆,仅1月5日一天的注册量就达1552辆,成为单日新车注册量历史最高值。车辆的激增,也使乌鲁木齐交通瓶颈越来越多地凸显出来,堵车几率逐步增加。市交警支队宣传科科长张月彬说,私家车现已成为乌鲁木齐车辆增长的主力军,同时,私家车的出行率也随之增长,“其实,我们可以效仿一些内地城市,将私家车作为一种假期郊游、走亲访友的出行工具,日常工作时,选择乘坐BRT、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这样,在如此激增的机动车保有量形势下,乌鲁木齐交通的拥堵几率会随之减少些。”一系列应对措施随之实施,调整红绿灯配时、增设单行道、打造循环交通,除此之外,友好路口全面禁左转,以及城市快速路上装红绿灯。市交警支队交通科民警介绍,道路拓宽、重新修建需要一个过程,但车辆增速却从未停滞。因此,“我们需要逐个打通节点路口的交通,在有限的道路上尽可能大地挖掘道路通行能力。”材料4:从前,半小时,一小时的堵车被称为“小堵车”如今,频繁堵车已经不是城市中心区独有的现象,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都可能呈现堵车“长龙”。频繁而严重的堵车,让人们对汽车这一现代文明的产物爱恨交加。于是,许多人出来呼唤绿色出行。人们一般认为绿色出行就是有车也不开,去远的地方乘公交、坐地铁,去近的地方骑自行车或者步行。然而,尽管这种绿色出行的呼唤不绝于耳,道路上的汽车却还是一天比一天多。材料5:2006年6月5日,北京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公众参与公益环保活动——“为了首都多一个蓝天,每月少开一天车”活动启动,包括车友,学校,社区,企业,媒体还有环保部门参加,30万市民不开车,以绿色的方式出行,2007年9月17日以“绿色出行,绿色交通,绿色奥运”为主题的首届北京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启动,2008年6月23日北京市政府发布“致首都市民的一封信”,倡导并恳请市民积极选择“绿色出行”方式,践行“绿色奥运”承诺,以及“单双号”,“每周少开一天车”等交通限行措施的实施,都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和响应。材料6:绿色出行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奥运会后,北京市提出了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和绿色交通的公交城市,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城市交通不是只为机动车服务的,而是从根本上为出行的人服务的,是为各种出行方式服务的,更加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应得到更多尊重和提倡,包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先权,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困局的根本措施,尤其是要大力发展速度快,运量大,污染小,不堵车的轨道交通,到2015年,北京市19条,561公里地铁网完成后,可将中心城市1/4约880万人的交通出行量分流到地下,届时五环路内平均步行不超过1000米就可以到达一个地铁车站,此外,目前北京正在轨道交通点和公交枢纽附近设置自行车租赁点,预计规模将在1000个左右,车辆上到5万辆以上,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小汽车,出租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的换乘将更加的便捷。材料7:为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工作,2010年9月22日我国开展了主题为“绿色交通,低碳生活”的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天津电信联手《城市快报》号召市民,在无车日当天采用步行,自行车,公共汽车等绿色交通的方式出行。走出中山门轻轨站,看着津塘路上一辆辆汽车飞驰而过,从滨海新区赶回家过节的市民蔡薇薇感觉有点不敢相信,“平时这一带,许多出租车在路边占路堵道,行人,自行车及汽车混行,拥挤不堪,可今天完全不一样,不仅没有那么多拉客的出租车堵道,路上的行人车辆也比往常少。”中山门轻轨站一带历来拥堵,车辆混行情况严重,而无车日这天,这些现象并没有出现,在津塘路两侧,仅有五,六辆出租车停在路边等客人,不仅如此,在中山门公交站前等车的乘客也仅有十几人,私家车主唐先生说:“平常开车都尽量避免走这里,真没想到今天路面这么通畅,在津塘路上开车竟然达到80迈,经过中山门轻轨站时也没有堵车。”材料8:近日,网友“火星蓝宝”在天涯社区发帖,大谈江城堵车之苦,并提倡步行上班,引起热议。“火星蓝宝”说,他住雄楚大道陈家湾,在中南路工作,沿路堵车严重,长期如此,烦躁情绪影响了工作。他决定从家步行到亚贸,避开拥堵路段,再搭车到单位。“耗时50分钟,比坐公汽快10分钟。”他说,步行实属无奈,但也有好处,能锻炼身体,还能静心思考问题。随后,网友“张磊龙”跟帖说:“11路(走路)又环保又经济。”网友“飘飘”表示也要试试“暴走”,希望从堵车烦躁中解脱。网友“何小樱”则说:“冬天到了,走路上班可以御寒,但路上灰尘大,大家应做好全副武装。”有车无车大家都来走走相关数据显示,在武汉,5公里左右近距离出行者占路上步行总人流量44%,而以步行为出行方式的人占客运结构35%。记者连日调查发现,越来越多中近距离上班的白领,都选择加入“暴走族”。这些“暴走族”中,一些人选择步行避开堵车路段再转乘公交,一部分人直接步行到单位。其中,一些“有车族”也因堵车放弃开车,选择步行上班。家住雄楚大道熊家嘴的刘先生是典型的“无车暴走族”。换上运动鞋,戴上耳机,每天早晚步行40分钟往返熊家嘴和鲁巷。“公司离家只有3公里,路况好15分钟就能到,但堵起车1小时都难说。”刘先生说,以前堵车常害怕迟到,现在走路上班,时间更好控制。“暴走”半年的他最近体检,以前的高血脂已达到健康标准。市民朱女士在武昌黄鹂路上班,家住团结新村,如今也放弃坐公汽,每日坚持步行3公里。“有一次等777路公汽花了40多分钟,还不如走路。步伐慢下来,欣赏下路边充满生活韵味的风景,也是一种享受,而且一个月还免费减肥了5斤。”朱女士很开心。在武汉广场上班的李先生今年5月才买了一辆小轿车,可车子已经在家“休眠”数月。“从永清街的家里开车过去,平时10多分钟就到了,可遇到堵车,耗油又耗时。堵30分钟就要浪费10多元油费。有时去晚了,还没停车位。”李先生看着新买的私家车一脸无奈。武汉市交通专家胡润州介绍,受土地资源、资金等限制,道路基础建设永远滞后于车辆增加速度。目前是武汉史上最堵的时刻。他认为,如果“暴走族”能遵守交通规则,的确能缓解交通压力。在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慢行交通(主要指步行和自行车)设施和法规都很完备,居民更愿意选择绿色交通出行。目前,我国慢行系统发展还很落后,但有关部门已开始重视了。今后,近距离出行者选择步行是大趋势。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继涛认为,“暴走族”的出现说明了公共交通的欠发达。走路上班,有利有弊,市民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他建议,各部门应借鉴国内外的科学方法,例如错峰上下班、道路限行、设立专门的人行道等,从根本上缓解交通压力。材料9:近年来,我国城市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比例正迅速下降,如自行车出行比例就正以年均2%-5%的比例下降。自行车是北京数量最为庞大的交通工具,然而骑车容易存车难。目前,自行车存放点的数量较之前几年已大大减少,而较大的正规存车点又不足以覆盖所有人流集中的地区。如东二环附近的一条胡同里,路边就停放着很多自行车。一位骑车人说,附近只有一个写字楼下有一个地下自行车停放点,里面太挤,存取麻烦,只好直接把车停在路边,办完事赶紧跑出来,就怕车丢了。一些城市的步行和自行车使用的道路空间也被挤压。有时道路两边的非机动车道俨然成了机动车停车场,来来往往的自行车几乎都被挤上了机动车道冒险骑行,而过往疾驰的汽车们在毫不减速的情况下,还不停地按喇叭来表达对自行车“入侵”影响他们行驶的不满。有的地段,甚至就没有非机动车道。有的十字路口,当绿灯亮起时,行人本应理直气壮地通行,而加速行驶的右拐机动车却把行人的路挡了个严严实实,等右拐弯车辆一辆一辆走完后,路口的红灯又“无情”地亮了起来,行人只能被夹在疾驶的车流中间提心吊胆地等待绿灯再次亮起,并默默祈祷接下来的右拐弯汽车能放自己先过去。材料10:2012年3月,乌鲁木齐“田字路”工程施工以来,天天堵车的地方依然堵,不堵车的地方也开始堵了,乌鲁木齐市城市市容行政执法局的工作人员提醒市民,骑自行车出行的市民,不要将自行车锁在栏杆等城市设施上,在不影响交通拥堵的情况下,停在专用的停放处,如果影响到了交通会面临着警告和罚款。材料11:近年来,行人保护技术在汽车上得到了推广和发展,以降低碰撞时对行人的伤害。德国的一项研究表明:25%造成严重伤害的交通事故和60%引起死亡的交通事故都是因为车辆侧滑所致。如装配有电子稳定程序ESP的汽车,就能精确地干预制动方式,使车辆安全行驶在正确轨迹上并防止车辆侧滑。2001年以来,欧、美、日、韩等地区和国家就实施了严格的汽车碰撞行人保护标准,规定新车要安装行人保护装置。据欧洲交通安全委员会的专家估计,行人保护标准在欧盟范围内完全实施后,每年可挽救2000个生命,减少17000多个重伤人员。目前,我国在行人安全保护技术方面还没有相应标准,一些先

给定资料1.高校行政化,在不同的高等教育机构,都有不同程度地存在,其表现形式也各种各样。高校行政化严重影响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大学是独立法人,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但是与这一规定相背离的是,近年来大学行政化趋势日益明显。一是政府行政干预日益强化,大学越来越像行政单位而非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首先,高校办学自主权不断受到挤压。不仅《高教法》规定的自主权多未落实,而且政府部门通过招生计划、教学科研项目、学位点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基地等名目繁多的建设工程立项审批以及评估、评奖等手段,使政府行政力量介人大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加大了政府对大学的控制和大学对政府的依赖。其次,大学行政级别日益强化。近年来,不少大学先后成为“副部级大学”,其党委书记和校长成为副部长级干部。这一做法客观上都强化了高校的官本位意识,制约了大学的改革和发展。第三,大学主要领导来源行政化。公立大学的主要领导应由政府任免,但主要应从学者中产生,以保障大学的学术地位。近年来,随着大学行政级别的强化,行政官员担任高校领导的现象明显增多,使大学行政化格局更为严重。二是大学内部高度行政化,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一是,行政机构成为学校主导部门。大学内部资源由行政权力而非学术能力决定配置,行政部门决定重要事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互相转化,缺乏有效规范。二是,学术委员会权力被虚化。《高教法》规定的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等职能,实际上很少得到真正落实。三是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权力被弱化。在一些学校。教代会也是徒具形式。教职员丁的主体地位无从谈起。大学行政化程度愈来愈深,事实上改变了大学的性质,否定了老师和学术的主体地位,不仅使大学按照教学科研规律自主办学和管理创新空间越来越小,而且使真正追求教育工作和学术创新的人才在大学中不断边缘化。2.在中国的高校,实际上已形成一个官僚阶层(官僚,是指拥有决策权的使用行政权力的人。官僚表面是制度与权力,本质是一个社会的利益管理阶层。要想做实事就不得不懂得利用官僚。官僚制有下列特征:一是等级严格。二是非人格化。三是延续性。四是专业化)。官僚制的根源是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造成了官员权力太大。高校出现教授与官僚一体化现象有其体制根源。首先,高校管理体制助长了官僚阶层的形成。目前,我国的公办学校,都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也就是说,校务委员会和校长是在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学校要通过一个政策,首先必须交给党委会讨论才行。在许多高校,党委领导已深入学术领域,校长只有参与党委集体领导,才能发挥作用。党委会议成了高校最大的官僚机构,垄断了高校的全部大小事务的决策权。高校所有行政人员也都参与评定职称,于是“官僚成员学术化”,进而出现“学术职称官僚化”成了高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次,官职与官阶,作为奖赏品成为普遍现象。当一位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有了一定的成绩。高校行政当局,大多委以一定的官阶与官职,以示奖赏。在学术氛围不浓的高校,其学术机构极少,学术职位不足,官职与官岗资源稀缺,行政职岗就成了“为官阶与官职而奋斗终生”教师们窥伺的目标。第三,高校的经济、名誉等利益,趋官僚导向。内部分配机制和课题申请、职称评定、年度优秀、教学先进等名利方面的事务,一般都是由官僚阶层最后决策,往往决策层离名、利最近,更容易获得。在行政化比较突出的高校里,行政事务是学校的主体,教学中心没有凸显,科研被边缘化,学术机构已基本演变成了行政机构,教学、科研只是其标签而已。目前,社会许多诟病,已经侵入高校校园,如: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吴世明因受贿罪被判凶十年:南京财经大学原副校长刘代宁被控受贿160多万;湖北近年已有六所大学的主管官员因腐败落马,包括武汉大学副校长陈昭方和副书记龙小乐涉嫌受贿被捕,湖北大学原副校长李金和等;陕西近三年已查处80多宗大学经济案,倒下.7名厅级校官。这主要是高校官员集官、学、商于一身,在教材等集中采购、招生、基建、后勤服务等众多环节,轻而易举地找到中饱私囊的机会。反对高校行政化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政府行政部门不应对高校内部管理与微观事干涉过多,不应委派没有教育背景的行政官员到高校任职,高校要实现独立办学、自主办学,以利形成各自的特色。二是学校的行政级别应该淡化,甚至没有行政级别,一强调行政级别,就会出现“官本位”,那么“教授本位”、“学术本位”就不存在了。高校应该是“教授本位”、“学术本位”才对。三是教学与专业设置、职称评定、科研与经费分配等学术性工作,不能用行政管理的方法,要由学术味浓的学术性组织说了算。3.大学的行政化,从大学外部来看,主要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掌握了太多资源,大学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从大学内部看,则主要是学术权力相对于行政权力处于弱势。这样高度行政化的格局显然非常不利于学术事业的发展。高校“去行政化”的本质是去掉行政管理中的“官本位”。任何现代组织的运行都需要一定的行政机构、行政权力来维持,行政机构、行政权力也有其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如前所述,高等学校越来越趋于复杂化,已经变成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其运行必须有一个完整的、能按照现代社会组织运行方式经营的行政机构来完成。从高等教育的发展及高校内部的运行来看,行政机构至少起到制订计划、筹集和分配资源、组织协调、激励人员、总结评价和服务教学的作用。行政机构是现代高等学校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既然现代高等学校的运行必须依靠行政,那么行政为什么会阻碍大学职能正常的发挥呢?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学校的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行政控制,还需要更大的自由空间。如高等学校内部的学科专业的设置、科研项目成果的评定、教师资格的认定等等都需要遵从学术的标准,而非行政的逻辑。因此,教育行政,特别是高校内部行政要给学术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给教师的教学、科研提供自由的环境。高等学校的行政不可能仅仅通过控制来实现教育目的,必须给人才培养活动、科学研究等提供自由宽松的环境。合理的行政管理是高等学校运行必不可少的,但如果高等学校的运行完全以行政管理为中心.完全遵从行政的逻辑,“行政化”了,必然会影响高校职能的正常发挥。高校去行政化是指高校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高校去行政化就意味着教授治校、学术至上,承认教学、科研第一线的老师、教授代表着学校学术发展方向。在高校形成崇尚知识和作为,而不是崇尚权力和地位。可以最大限度的整合资源,可以真正做到让教师发挥所长,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培养更多的创造型人才!提高学术水平,提高科研水平,向世界一流大学的方向前进14.高校行政化有着深层次的社会、体制等原因,若大学教育体制改革不与政治体制改革整体同步推进,将很难获得成功。进行高校去行政化的前方困难重重。高校行政化最致命的问题是大学从内部开始糜烂。大学内部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行政机构成为学校主导部门,大学内部的所有资源配置,无论是经费来源、专业设置、招生计划、职称评定、研究课题、教学方案,等等,一律由行政官员主导的行政管理系统控制。这样的资源配置方式,导致大学内部的所有竞争,都变成了对权力的争夺或者向权力献媚的竞赛。教授和教育家被边缘化,大学的肌体和灵魂就像烂苹果一样从内向外发生病变。大学教师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迅速改变。高校行政化。实质上是全社会官本位意识及体制的产物。我们看到在大学管理系统内部,有着明确的行政级别划分。此外,还有将学术职位与官衔相挂钩的说法,诸如,讲师、副教授、教授分别相当于科级、处级、厅级等。在官本位体制内,这种对应便于学校同政府部门对话。这开始或许是一种无奈的“被适应”,因为如果不适应,就会与体制格格不入。但渐渐地,学校发现了“被行政化”的好处——有等级就有权力,有权力就有利益。于是。“被适应”逐渐演变为主动适应,乃至积极追求。从行政控制的角度来说,高校行政化意味着把大学纳入了与政府对等部门平起平坐的位置。在官本位意识主导的社会里,人们很容易将大学行政化看成是对大学教育的重视和对学术的尊重,是一种“抬举”。然而,大学正是在被行政不动声色地“招安”的过程中,逐步丧失了办学的主体地位。政府对大学的行政管理日益强化,大学越来越像行政单位,而非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大学行政权力是怎样获得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的力量的呢?实际上,大学的行政权力是行政与学术两种权威的叠加。在大学,谁都知道“教授”名头是个好东西,它是一块敲开学术权威不可或缺的敲门砖.因此,不少行政干部都想方设法弄一顶教授的帽子戴在头上。教授帽代表荣誉,是名;官帽代表权力,是利。教授帽和官帽兼得,那才叫名利双收,左右逢源。因此,在大学任职的行政官员便可以占尽所有。他有的,教师没有;教师有的,他全都有。他既是行政领导,也是副教授、教授,甚至是硕导、博导。这样一来.他当然可以统治学术力量.必要时还可以完全“代表”学术力量。高校行政化的一个伴生现象是行政管理干部的“教授化”、“学衔化”,这在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表现突出。其结果,导致教授价值的稀释,并使大学管理服务和教学科研职能混同。“教授的滥化”不仅导致这一特定职称的价值严重缩水,也进一步削弱了大学教授的影响力和作用力,使之与大学的主导地位越离越远。5.2009年夏,地处某老区的师院经历了一场火热的变革,以“项目主管制”为内容的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开。学校在公布175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新职务时,除个别领导干部因工作需要还公布一个带“长”的职务外,其余干部全部被任命为“主管”。“科长”也被“干事”取代。一夜之间,带“长”的“官”基本没了。该大学借鉴现代企业和国外著名大学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将全校事业发展计划与运行任务分解为175个项目,然后按照项目建立岗位并选聘主管。竞聘上岗的主管要与学校签订3年任期的合同书。在该师院的改革中,“项目主管”都是学校赋予指标性任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