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厂

广东华侨首创的中国民族工业是( )。

  • A、继昌隆缫丝厂

  • B、广州电灯公司

  • C、巧明火柴厂

  • D、潮汕铁路

  • E、广州机器局

重庆工业先河开启的标志是(  )。

A、重钢四厂的创办

B、三峡染织房的创办

C、重庆铜元局的创办

D、森昌泰火柴厂的创办

我国第一家民用工业近代化机器缫丝厂和第一家火柴厂的创办者分别是()。

A、陈启沅

B、卫省轩

C、黄秉常

D、钟星溪

近代重庆民族资本主义的代表性企业,包括(  )。

A、森昌泰、正火柴厂

B、烛川电灯公司

C、鹿蒿玻璃厂

D、大生纱厂

E、蜀眉丝厂

()应在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A.某煤矿的矿长

B.某烟花厂厂长

C.某工程的项目经理

D.某防暴队队长

E.某火柴厂厂长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应在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A.某煤矿的矿长

B.某烟花厂厂长

C.某工程的项目经理

D.某防爆队队长

E.某火柴厂厂长

下列( )等部位应设水幕系统。

A、火柴厂的氯酸钾压碾厂房

B、飞机发动机试车台的试车部位

C、省级邮政楼的邮袋库

D、应设防火墙等防火分隔物而无法设置的开口部位

[单选]下列()等部位应设水幕系统。
A.火柴厂的氯酸钾压碾厂房
B.飞机发动机试车台的试车部位
C.省级邮政楼的邮袋库
D.应设防火墙等防火分隔物而无法设置的开口部位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下列( )应设水幕系统。
  • A、火柴厂的氯酸钾压碾厂房

  • B、飞机发动机试车台的试车部位

  • C、省级邮政楼的邮袋库

  • D、应设防火墙等防火分隔物而无法设置的局部开口部位

关于广东华侨首创的中国民族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有()。

A、陈启源创办了继昌隆剿丝厂

B、卫省轩在佛山创办了巧明火柴厂

C、黄秉常创办了广州电灯公司

D、张榕轩、张耀轩设立了潮汕铁路股份公司

下列________等部位应设水幕系统。
A.火柴厂的氯酸钾压碾厂房
B.飞机发动机试车台的试车部位
C.省级邮政楼的邮袋库
D.应设防火墙等防火分隔物而无法设置的开口部位

广东的民族工业有:继昌隆缫丝厂、巧明火柴厂、电灯公司、铁路股份公司,其创办者依次为:()

A、陈启源、卫省轩、黄秉常、张榕轩

B、陈启源、黄秉常、卫省轩、张榕轩

C、黄秉常、陈启源、卫省轩、张耀轩

D、卫省轩、黄秉常、张榕轩、张耀轩

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是()。

A、大、中型博物馆中的珍品库房

B、火柴厂的火柴生产联合机部位

C、中央及省级治安、防灾和网局级及以上的电力等调度指挥中心的通信机房和控制室

D、建筑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地下商店

下表是1914~1918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表中数据说明

 

年代

进口火柴(万箩)

新厂数

厂均资本额(万元)

1914

2383.58

10

4.92

1915

2097.34

9

3.30

1916

2062.07

4

1.42

1917

1559.43

8

5.47

1918

1334.08

3

0.66

 

 

A.社会环境影响工业化进程

B.华商企业的经营模式滞后

C.一战中轻工业发展最快

D.政府经济改革成效显著

蒸汽灭火设备主要适用于扑救哪些部位的火灾。()

A.使用蒸汽的甲乙类厂房和操作温度等于或超过本身燃点的丙类液体厂房。

B.单台锅炉蒸发量超过2t/h的燃油,燃气锅炉房。

C.火柴厂的火柴生产联合机部位。

D.有条件并适用蒸汽灭火系统设置的场所。

在中共中央座谈会结束后,中共中央青委在任弼时的领导和关怀下,根据会议精神认真拟定了《在陕甘宁试办青年团的计划》,在取得中共中央书记处的批准后,于()选择了延安地区的冯庄、丰足火柴厂、行知中学为试点单位,开始了青年团的试建工作。

A、1946年11月初

B、1946年10月

C、1946年9月中旬

据记载:从1900至1911年间,广州市先后出现了水泥厂、针织厂、火柴厂、造纸厂、自来水厂、电力公司、机器厂等20个工业门类的工厂共33家,其中有不少还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鼻祖”。当时广州市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广州是外资输入的主要口岸

B、“实业救国”思潮方兴未艾

C、相对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形势

D、戊戌变法的推动作用

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刘鸿生的话说明了( )

A.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 B.官僚资本壮大了民族企业

C.毛纺织厂、火柴厂等轻工业不适合在重庆发展 D.刘鸿生不适合当大老板

1931年,荧昌、中华、鸿生、裕生四家企业合并为大中华火柴公司。后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到1934年,其直属企业共有7个火柴厂和一个梗片厂,总资本由191万元増加到365万元,年产火柴15万箱以上,约占全国火柴总产量的15%。大中华火柴公司得以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A.国民政府的鼓励支持

B.西方列强忙于世界大战无暇东顾

C.企业合并规模化经营

D.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放松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