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宪章

被成为国际人权宪章的是()

  • A、《联合国宪章》、两个国际盟约

  • B、《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

  • C、《世界人权宣言》、两个国际盟约

  • D、两个国际盟约

.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根据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这是因为

A.我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参与了联合国宪章的制定

B.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联合国的活动负有重大责任

C.在恢复我国合法席位问题上,联合国曾给予支持

D.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与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具有一致性

 

和平利用网络空间”应当在遵循《联合国宪章》倡导的()原则基础上,确保网络空间在和平的环境中加以利用。
习题:和平利用网络空间”应当在遵循《联合国宪章》倡导的()原则基础上,确保网络空间在和平的环境中加以利用。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倡议举办公开辩论会,将辩论会的主题定位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史为鉴,重申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坚定承诺”,引起会员国的共鸣。中方确定这一主题是基于

A.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B.《联合国宪章》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C.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D.中国是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共用题干
当一个国家缔结的国际条约与《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会员国义务发生抵触时、()
A、《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义务应优先履行
B、国际条约规定的义务应优先履行
C、适用“后法优于先法”原则
D、适用“先法优于后法”原则
关于区域性国际组织与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关系,下列不正确的是()

A.区域性国际组织具有维持和平与解决争端的职能

B.《联合国宪章》对此作了相关规定

C.区域性国际组织在维持和平方面是完全独立的

D.《联合国宪章》把区域性国际组织纳入了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体系

《联合国宪章》被认为是联合国的基本大法,它既确立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组织机构设置,又规定了成员国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主要负责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是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联合国大会C.联合国安全理事会D.联合国维和部队

   在美国、英国和法国对叙利亚实施联合军事打击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4月14日呼吁各方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行事。他说:“《联合国宪章》在这些问题上有非常明确的表述,安理会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担负主要职责。我呼吁安理会成员团结起来,履行这一职责。”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马朝旭在安理会紧急会议上发言说,中方一贯坚持和平解决争端,反对在国际关系中动辄使用武力或者威胁使用武力。绕开安理会采取单边军事行动,不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有悖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叙利亚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应得到充分尊重。

(1)结合材料,简要叙述联合国的宗旨。

(2)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态度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联合国目前已成为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①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②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③积极参加联合国进行的各项活动

④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以下是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2758号决议内容节选:“回顾《联合国宪章》的原则,考虑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对于维护《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组织根据宪章所必须从事的事业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一历史性决议的通过

A.直接促成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B.结束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

C.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进展

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国际法院的组织约章是()

A.《联合国宪章

B.《国际法院规约》

C.《国际法院规则》

D.特别协定

“最不发达国家”一词最早出现在1967年“77国集团”通过的《联合国宪章》中。

A、对

B、错

国际法院的组织文件是()

A.《联合国宪章》

B.《国际法院规约》

C.《国际法院规则》

D.《旧金山和约》附件

分析当今世界各国“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重要性所在。(5分)

()年6月26日,50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

A、1944

B、1945

C、1946

习题: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

《联合国宪章》第51条允许使用武力的是()。

  • A、反侵略战争

  • B、对抗措施

  • C、单独或集体自卫

  • D、打击恐怖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