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会

生日会上的12个小孩
今天是我13岁的生日。在我的生日宴会上,包括我共有12个小孩相聚在一
起。每四个小孩同属一个家庭,共来自A,B和C这三个不同的家庭,当然也包
括我所在的家庭。有意思的是,这12个小孩的年龄都不相同,最大的13岁,换
句话说,在1至13这十三个数字中,除了某个数字外,其余的数字都表示某个
孩子的年龄。我把每个家庭的孩子的年龄加起来,得到以下的结果:
家庭A:年龄总数41,包括一个12岁的孩子。
家庭B:年龄总数m,包括一个5岁的孩子。
家庭C:年龄总数21,包括一个4岁的孩子。
只有家庭A中有两个孩子只相差1岁的孩子。
你能回答下面两个问题吗:我属于哪个家庭——A,B,还是C?每个家庭中
的孩子各是多大?

冬至这天是初三(3班)小余的生日,郑老师从饭堂出来进到班里准备组织学生午自习,刚进来就被讲台上的大蛋糕惊到了。这时同学们都围上来,小周率先说:“老师,今天是小余的生日,我们一起为她点蜡烛,唱生日歌吧!”小何提议:“您为我们切生日蛋糕吧!”郑老师为小余点了蜡烛,和学生一起唱了生日歌,并切了蛋糕,大家陆续拿到了自己那块。这时只听“啊”的一声尖叫,小余脸上被涂上了一大块奶油。而这只是开始,拿到蛋糕后同学们兴奋起来,相互朝对方“袭击”,郑老师也没有幸免,她的脸上,衣服上留下的奶油痕迹越来越多。“很少能在学校看到孩子们有这么开心的状态了,玩就玩一会吧。”郑老师心想,但下午还要上课,随即通知大家“活动到12:45分,上之课前收拾好教室卫生。”随后郑老师离开教室回到办公室,去清理脸上衣服上的奶油。离开教室后,班上更热闹了,有的女生拿着蛋糕在操场上追逐男生,有的学生在教室外拿着蛋糕互相往脸上衣服上抹着,小王的头发上,脸上,衣服上都是白花花的奶油,男生小李干脆用校服蒙住了脑袋……这时,教务处主任来到办公室,告诉郑老师:“你们班的学生疯闹,把奶油弄得满教室满校园都是,赶紧组织学生打扫卫生。”郑老师这才反应过来,立刻来到教室,班上只有二三位学生,只得先组织他们把教室打扫干净。陆续有学生回来,向外班借来拖把,水桶将门前和教室附近的蛋糕收拾干净。上课铃响了,还没有收拾干净……当郑老师进教室见到讲桌上有大蛋糕时,最合适的做法是: A.将大蛋糕放到教室后,和学生约定放学后再分吃B.将大蛋糕放到办公室,让小余放学后带回家再吃C.切分蛋糕,等学生吃完后,组织学生开始午自习D.先与学生协商约定规则,再组织小余的生日会

父亲的爱

[美]艾尔玛·邦贝克

 ①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②有一次,我偷了一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③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爹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④在我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些不大相称。 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  ⑤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 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⑥我记得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之后,妈跑过来扶我,爹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⑦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⑧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接。”  ⑨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⑩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除非——  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1、本文叙述父亲在“我”成长历程中对“我”的态度时,总要提及妈妈的做法,从表现手法看,这是一种 的手法。 如写对待“我”偷糖果的错误时,以妈妈对子女错误 的态度来衬托父亲对子女的 突出了父亲“爱子有方”的美好形象。 2、第3段中画线句子中的情态描写“叫嚷”一词不能删去的理由是 。3、第6段中写“他只是微笑”,联系上下文,你知道当时父亲想什么吗? 4、文中父亲表达“父爱”的方式有什么特点? 5、文章结尾写道:“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三十九)  说明:阅读下面这篇文字,阅读后,请将其缩写成一篇短文,字数不得少于600。以复述为主,不需加入自己的观点。全部考试时间为45分钟:阅读时间为10分钟,阅读时不得抄写记录;10分钟后,试卷由监考人员收走,开始书面表达,时间为35分钟。荷兰孩子一年过三次生日  通常,孩子的生日在荷兰是要隆重地庆祝的。正常情况下,一个孩子一年得过三次生日。第一次是生日的当天,得在学校里和班级的同学老师一起过。老师会给过生日的孩子用彩纸做一个漂亮的皇冠,上面通常要醒目地写上他今年几岁。孩子的父母那天得准备好招待小朋友的蛋糕糖果,并且装饰得特别喜气洋洋地送到学校。那一天,这个孩子就是班里的小太阳,享受众星捧月的待遇。小朋友们围着他又是唱又是跳,完了还要振臂高呼“呼啦呼啦”。然后“小太阳”给大家分发点心糖果,最后还可以挑选出两个最亲密的伙伴,陪他(她)去各个班级巡游一番,接受众人的祝福。  第二次,是所谓的生日聚会,要在家里招待亲朋好友和他们的孩子,除了点蜡烛、吃蛋糕、吃饭以外,收礼物是个兴奋的环节。那么第三次呢?那是所谓的“小生日聚会”,就是孩子可以邀请他最喜欢的三五好友,招待他们去一个好玩儿的地方“潇洒玩儿一天”。当然由过生日孩子的父母负责接送并掏腰包。这第三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交活动,四五岁的孩子就琢磨着邀请谁出席,如何写邀请卡片,并合计着一起去哪里玩耍。如果一个孩子一年中收到的邀请卡多,就说明这个孩子朋友多、受欢迎、会交际。  不巧的是,我家儿子出生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漫长的暑假使几乎所有的活动都落了空。邻里四下空荡荡静悄悄的,亲朋好友远在天边度假,所以儿子从来没有体会过一次热闹的生日场面,除了班级里的生日——那是不会漏掉的,老师会在放假前把所有暑假出生的小朋友的生日庆祝仪式全部处理完毕。  那一个星期,天天很热闹,轮番上阵,像赶场子一样。至于其他的两项嘛,就要看家长的自觉性了,是提前操办,还是事后补办?这是一个问题!我家的情况,不好意思,就常常是不了了之。小男孩儿也大大咧咧的,不计较这些,于是我们就这样混掉了几年。  今年的情况却发生了一些变化,使我们无法再继续蒙混过关。儿子这一年中也被邀请参加了几次别人的生日聚会,算是有了朋友,因此放假前就有那些朋友的家长不停地来询问:“你儿子的生日在假期中间,可是你们打算什么时候举办他的生日会呀?我们马克、威廉、托马斯还等着邀请卡呢!”看来不办都不行了。我只能感叹儿子如今也有了自己的社会关系。这人一有了社会关系,事情就不简单了。就像有一张网,网住了你,监督着、规范着、制约着你的行为,使你不能为所欲为。礼尚往来,游戏规则,你还想赖账吗?在过夏天的生日这件事情上,再没有理由懈怠,所以我们打起精神,提前一个月给他举办了“生日聚会”。假期之后,又在同样的社会监督下,举办了“小生日聚会”,轰轰烈烈了一场。孩子非常兴奋,于是我们也感染上孩童的喜悦,忙前忙后还挺高兴,并深刻认识到“以前太疏忽了”,决定悔过自新。(1101字)(作者:章因之,选自《都市文化报》2007年11月1日421期,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