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语言

中国传统意义的“文化”一开始就仅仅专注于精神领域,专指精神领域的各种现象,而西方语言中的“culture”却是()的内容。

A、制度

B、物质与精神

C、行为

D、环境

政府一面让出洋幼童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科技等知识,一面要求幼童学习汉语和四书五经、圣谕广训,向他们灌输三纲五常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这表明政府主张

A.西学中源(欧洲的科学知识起源于中国)   B.君民共主   C.中体西用   D.道德救国

 

主讲教师认为,西方语言可以___文字,语言对文字的影响____文字对语言的影响。而中国文字却刚好倒过来____语言,也就是说,文字对语言的影响____语言对文字的影响。
A.规范,大于;规范,小于
B.规范,小于;规范,大于
C.规范,大于;规范,大于。
D.以上都不对

“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它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从古到今,各种哲学流派繁多,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

①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时代精神的精华

③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具体科学的基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它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人都有

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C.真正的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正统一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科学概括和总结

 

下列判断,与这段文字内容相符合的一项是汉字不仅表意,还有象形与表音等特质,无论是繁体字抑或简体字。德国哲人莱布尼茨曾说,汉字一字就有一意,这种表意性让汉字有了超越语音的强大功能,由此成为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世界梦寐以求的组义语言。通俗来讲,西方语言多是靠字母组成音节,再由音节配搭出意义,但字母本身没有含义。汉字则不同,每个字都参与语言建构;而且,汉字的传达可以不经语音作中介。这一点,既是汉字不同于西方主要语言的特性,也是四大文明古国里,唯汉字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学者认为,允许一定范围内的简繁字共生,提倡从一部分人开始识繁写简,是承认汉字超越语言工具的一种传统文化认同。A:西方世界一直在寻求组义语言来替代没有含义的字母文字。
B:从传承和发扬汉字文化来说,繁体字的存在和使用有特别的文化意义。
C:西方语言的流传,必须借助语音这个中介才可以实现。
D:其他三大文明古国的文字因为不具备汉字的表意特质而最终消亡。

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又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这说明阿拉伯人

A.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 B.在沟通世界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

C.在自然科学的成就方面影响西方 D.一度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情感与形式》的作者是苏珊?朗格,“艺术符号”的概念就诞生于这部当代美学名著

B.西方语言符号仅仅是一个工具,如果不懂得这种语言符号所指向的概念,这种符号对人就毫无意义

C.艺术符号的内涵有审美意义,外在形式也有独立的审美意义;这两种审美意义并无高下深浅之分

D.西语中词的意义不在自身而在自身之外的地方,因此人们对它的兴趣是超出词形本身的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情感与形式》的作者是苏珊?朗格,“艺术符号”的概念就诞生于这部当代美学名著

B.西方语言符号仅仅是一个工具,如果不懂得这种语言符号所指向的概念,这种符号对人就毫无意义

C.艺术符号的内涵有审美意义,外在形式也有独立的审美意义;这两种审美意义并无高下深浅之分

D.西语中词的意义不在自身而在自身之外的地方,因此人们对它的兴趣是超出词形本身的

西方语言的书写形式是字母文字,这种文字既不表形,也不表意,而仅仅表音。这种纯粹记录语言的字母文字频繁地刺激人们的大脑,逐渐形成了西方人长于语言思维的特点。而汉语书写符号是方块汉字,它不仅表音、还能表形、表意。这种音、形、意互相联系的文字,使中国人长于形象思维。

A.中西方文字的书写形式各有优势

B.语言和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C.中西方的思维模式有着本质的不同

D.不同书写形式的文字对思维有不同影响

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决定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B.直接促成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

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

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汉语现在是世界上用作本族语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与西方语言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它是以方块字(character)而不是以字母构成的。目前仍在使用的书写系统中,汉语是最古老的。在中国,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可能听不懂对方的方言,但由于汉字有统一的书写形式,他们交流起来几乎没有任何困难。汉语历史上对团结中华民族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全球影响力的增强,越来越多其他国家的人也开始学习汉语。
西方语言的书写形式是字母文字,这种文字既不表形也不表意,而仅仅表音,这种纯粹记录语言的字母文字频繁的刺激人们的大脑,逐渐形成了西方人长于语言思维的特点,而汉语书写符号是方块汉字,它不仅表音,还表形,表意,这种音、形、意互相联系的文字,使中国人长于形象思维。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 A、中西方文字的书写形式,各有优势

  • B、语言和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C、中西方的思维模式有着本质的不同

  • D、不同书写形式的汉字对思维有不同影响

西方语言的书写形式是字母文字,这种文字既不表形也不表意,而仅仅表音。这种纯粹记录语言的字母文字频繁地刺激人们的大脑,逐渐形成了西方人长于语言思维的特点。而汉语书写符号是方块汉字,它不仅表音,还能表形,表意。这种音、形、意互相联系的文字,使中国人长于形象思维。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中西方文字的书写形式各有优势
B.语言和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C.中西方的思维模式有着本质的不同
D.不同书写形式的文字对思维有不同影响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讲, 哲学是没有用的;但是哲学的价值在于启发人们的问题意识和逻辑思辨能力;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但我会誓死捍卫你发表那些观点的权力。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我们这个社会将会是一个和谐的、充满活力的社会。

原子内部超过99%的空间空无一物。若将这些空间全压缩掉, 那么全球人类可以被塞进一粒方糖。

语言学家王力认为西方语言是法治的语言, 汉语则是人治的语言;这话用来描述中西语言在句法形式上的差别是非常贴切的。

人生没有彩排, 每天都是实况直播, 不仅收视率低, 而且工资不高。

小题1:在这段期间,发音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Pronunciation also __ ___ huge changes during this period.
小题2:汉语与西方语言不同,区别在于它不使用字母,而是用汉字表示思想、物体和行为。
The Chinese language __ _ Western languages __ ____, instead of an alphabet, it uses characters which stand for ideas, objects or deeds.
小题3:不幸的是,全城的人都被活埋了,整座城市也被淹埋了。
__\_,people in the city were all buried alive, and ___ __ __ ____.
小题4:他被送上法庭之后极力为自己辩护。
After he was__ __ __\_,he tried his best to ____ _____.
小题5:希望工程旨在帮助贫困儿童上学。
Project Hope __\__ ____ ____help those children who are too poor to go to school.

完成句子(共20空,每空0.5分,满分10分)
小题1:汉语和西方语言不同,区别在于它不使用字母,而是使用方块字。
The Chinese language ___ ___ Western languages ___ ___ it uses characters instead of an alphabet.
小题2:汤姆几天没来学校了,结果弄明白他发烧病倒了。
Tom has been absent from school for several days, and it ___ ___ that he has ___ ___ with fever.
小题3:令我们感到困惑的是,虽然看不见人,但是却一直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___ _ us was that though there was no one ___ _____, we could always hear someone talking.
小题4:与大多数人猜测的相反,这种疫苗要到明年才会得到广泛使用。
___ _ what most people may assume, this vaccine(疫苗) won’t come ___ _ use ___ next year.
小题5:对树木的砍伐导致了楼兰这座古城被沙尘所掩埋。
The trees were cut down, which resulted ___ the city of Loulan ___ _ by sand.

阅读图片和材料:

材料一

图一比萨斜塔,伽利略在此做过落体实验图二苹果落地,牛顿思考它的原因

材料二由于牛顿论证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极富玄想天赋的法国人还很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绝不例外。

孟德斯鸠研究“法”的精神,其主旨也是希图确定支配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规律和法,在包括法文在内的主要西方语言中本来就是同一个词)。启蒙思想家们在牛顿革命的启发、激励下所进行的种种思考,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三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了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启发了实际的应用与发明。

——丹皮尔《科学史及其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2)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牛顿的物理学成就及对法国思想界的影响。

(3)以电的发明应用为例对材料三中所说的“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于发明的前面”这一观点加以证明。

(4)结合以上材料指出科学进步与思想解放的关系。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以下问题。所谓“艺术符号”的概念是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在其名著《情感与形式》中首次提出的。她认为艺术符号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这种符号是一种物质的形式,另一方面是精神的表现”,而这二者又是密不可分的。艺术符号不同于“仅仅去传达概念”的符号,例如普通语言符号(当然,这里指的是西方拼音文字)是一种“理性思维的符号形式”,在这种符号体系中,一个符号(比如一个单词)仅仅是一种记号,在领会其意义时,我们的兴趣是超出词形本身而指向其概念的。“词本身仅是一个工具,它的意义存在于它自身之外的地方。”但艺术符号则不同,艺术符号具有符号的某些而不是全部功能,“尤其是不能代替另一事物,或把欣赏者带往超出它自身之外的意义之中去”,它们表现的意味不能离开其“感性的形式”,“我们看到的或直接从中把握的是浸透着情感的表象,而不是标示情感的记号”。符号的情感内容不是“标示”出来的,而是直接“呈现”的。通俗些说,这些符号的价值也包含其自身的形式而不仅仅是其含义。人对建筑的审美体验有直觉阶段,符号本身的形式先于含义直接呈现在人的眼前,被人感受、欣赏,尽管你可能尚不理解符号的深刻内涵,但仅是其形式构成就可使人产生审美快感。还拿文字来比喻,假如一本外文书,你不懂这文字,这本书对你便毫无意义,因为这些符号只是表达意义的标记物,而一幅中国书法作品则不同,不懂意义的人仅仅从其外在形式就能直接得到美感,因为它已经不单单是表义的标记物,而具有了艺术符号的意义了。假如又能理解书法中文字的意思,那么审美更深了一步,可这符号的外在形式仍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许多西方人不懂中文,但将书法作品挂在家中当作抽象绘画来欣赏其形式美。一个哥特式教堂高耸的塔楼形象本身(能指)与其用作宗教礼仪的功能及象征意义(所指)是联系在一起的,密不可分的。[]没有由视觉符号组成的形象,意义就无所依附,重要的是,当我们识别了其内涵之后,这个符号仍有其独立存在的审美价值。关于“艺术符号”,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艺术符号不是仅仅去传达概念的符号形式,不属于理性思维的符号形式,而是感性的符号形式

B.艺术符号是有情感的,就是说,它不是作为一种记号来标示情感,而是本身浸透着情感

C.艺术符号不具备代替其他事物的功能,人们有时会被艺术符号引导到它本身之外的意义范畴

D.物质的形式和精神的表现和谐地统一在艺术符号中,精神的表现依附于物质的形式

下列对符号类型及特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建筑符号是艺术符号,因此,在审美的直觉阶段,一般人很难感受到它的美与深刻内涵

B.一个英语单词不是艺术符号,因为它只能标记意义,而没有被人感受、欣赏的审美价值

C.书法作品是艺术符号,因此不懂中文的西方人也会将它挂在家里,从形式中得到美感

D.教堂塔楼是艺术符号,它的价值不但在于宗教礼仪的功能及象征意义,也包含其自身的形式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情感与形式》的作者是苏珊.朗格,“艺术符号”的概念就诞生于这部当代美学名著

B.西方语言符号仅仅是一个工具,如果不懂得这种语言符号所指向的概念,这种符号对人就毫无意义

C.艺术符号的内涵有审美意义,外在形式也有独立的审美意义;这两种审美意义并无高下深浅之分

D.西语中词的意义不在自身而在自身之外的地方,因此人们对它的兴趣是超出词形本身的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普通语言符号”是理性思维的符号形式,它主管理性思维,形象思维则由艺术符号主管

B.如果一种符号具备符号的全部功能,而且不能从其形式产生美感,那它绝对不会是艺术符号

C.既然人对建筑的审美体验需要直觉,那么人对“普通语言符号”的审美体验就更需要直觉了

D.因为街头雕塑是一种艺术符号,所以,它具有艺术感染力和教化作用,是一种标示情感的记号

文中[]应填入的词语是()。A.尽管

B.虽然

C.假如

D.即使

材料:“礼”,这个笔画简单的字眼,解释起来却有些复杂。这世上本来没有“礼”,只是因为集体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才产生了“礼”的仪式,造出了“礼”的汉字。因此,“礼”字也是社会生态的描摹。“礼”字的繁体是“禮”,本字为“豊”,一看便知与祭祀有关。在甲骨文中,“豊”的顶部就像两串美玉,底部就像有支架的建鼓。合起来会意,就是击鼓奏乐,用美玉敬奉祖先和神灵。上升到定义,就是履行敬神祈福的仪式。这托盘状的“豆”,后来也被视作食器或祭器。在人类文明早期,食器和祭器可不是普通物件,而是很重要的符号。食器象征基本的物质寄托,祭器象征诚敬的精神寄托,融汇起来恰巧与“民以食为天”的理念相吻合。《礼记》有云:“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大的礼仪准则有三百,小的礼仪规范有三千,可见礼仪数量之多。于是有人说,怪不得中国人太累,是被“礼”压的。其实,这么多“礼”是根据时间、场合和对象制订的,并不需要时时、处处、人人都去掌握,你只要知道什么场合注意什么问题就可以了。外交上有个术语叫“国际惯例”,社交场合的“礼”也是约定俗成的惯例,大家都按惯例行事,就习以为常了。庄重的场合需要彬彬有礼,宽松的场合可以不拘礼数。在今人字典里,“礼”也分虚实两类,虚的如礼节、礼仪、礼貌、礼俗等,实的如礼品、礼金、礼服、礼花等。还包括与“礼”相关的人事和行为,如礼宾、礼遇、礼聘、礼让等。先贤把夫妻同房看作人伦之大常,文称“敦伦”,戏称“周公之礼”。委婉含蓄之至,诙谐幽默之至。由此可见,大到国家和社团,小到街邻和家庭,“礼”无处不在,所以有“礼尚往来”,所以说“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多人不怪”这句俗语,只能用在中国人身上,若用在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身上,他们会感到莫名其妙。满桌子美味佳肴,却说“略备薄馔,不成礼敬”,外国人怎能不奇怪呢?钱穆先生在接见美国学者邓尔麟时曾说:中国文化的特质是“礼”,“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我们常说,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因为礼仪与文明是相统一的,礼仪是文明的载体,文明是礼仪的内涵,没有了礼仪,文明也就无所依附。总之,现代的“礼”,主要体现在外交与社交领域。与现代有所不同的是,“礼”在古代还被看作是核心价值观,用来调整社会关系,具有制度属性和法律属性,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所谓“礼法”。“礼”的本意是“别尊卑,等贵贱”,其本质是对奴隶主中不同等级的人所享有不同礼遇的规定。先秦诸子都强调“礼”的作用在于维持建立在等级制度和亲属关系上的社会差异,这也正是“礼”的本质内涵。荀子说:“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每个人都要按照自己的社会地位去选择合乎身份的“礼”,否则就是非“礼”。在《论语》中,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春秋时,鲁季氏以卿的身份行天子之礼,孔子愤慨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鲁迅有个著名的立论叫“礼教吃人”。他所抨击的“礼教”,兴起于封建社会,其实质是封建礼法。有人把“礼教吃人”与孔子联系起来,那是记错了账。孔子曰:“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孔子倡导的礼教与封建礼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封建卫道士从孔子那里取火,不是去爱人而是害人,这关孔子什么事?“礼”经夏、殷、周三代沿革,到周公的时代已经比较完善。因此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遵从的就是周朝的典章礼制,这是他的政治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子是为“礼”而生并为“礼”奋斗了一生。孔子为何给儿子取名孔鲤,“鲤”者,礼也。他让儿子自小就要学诗、学礼,并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诗”和“礼”是古人教育后代最基本的功课,所以有“诗礼传家”之说,这是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的学者把文化分成观念形态、制度形态和物质形态,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是把价值观念、制度设计、物质载体统合在一起,并且包含了风俗习惯的文化形态。邹昌林先生认为,文明产生在国家之前,礼仪产生在文字之前,文化的传承不仅依靠语言、文字,还依靠礼仪。中国文化作为唯一没有间断的原生文化,是以礼为标志和根源的。

(摘编自王兆贵《言之有“礼”》)

(1)文章为什么说在我国“礼仪是文明的载体”?请简要概括。(4分)(2)请根据文章简要分析,“礼”的发展进程及其存在的意义。(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