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诉法

根据刑诉法的规定,下列哪些案件应当提交审委会讨论决定: A.拟判处死刑的案件B.拟判处无期徒刑的案件C.人民检察院抗诉D.上诉人上诉的案件

2018年5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以下简称修正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这是继1996年和2012年之后刑诉法的第三次修改。此次修正拟在刑诉法第五编特别程序中增设缺席审判程序一章。这说明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和职能部门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国家立法权,健全我国的法律体系

③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和活动原则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人大代表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表决权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的刑法包括()。

  • A、刑法典、单行刑法、司法解释

  • B、刑法典、附属刑法、司法解释

  • C、刑法典、刑诉法典、司法解释

  • D、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

根据修订的刑诉法的规定,办案机关有义务保障在哪些案件中作证的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 A、危害国家安全

  • B、恐怖活动犯罪

  • C、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 D、毒品犯罪中仅贩卖毒品犯罪

1996年刑诉法对第一审程序的修改不包括()。

A、将开庭前对案件进行实体性审查,改为进行程序性审查

B、规定了证人作证、对证人证言、鉴定人陈述进行质证的程序

C、增设简易程序

D、由辩方承担证明被告人无罪之责任

根据刑诉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二审哪些案件应该开庭审理: A.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B.被告人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上诉案件C.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D.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
侦查阶段侦查机关可以采取很多侦查措施,请根据刑诉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关于辨认的说法,正确的是: A.辨认作为一种侦查行为,在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B.公安机关辨认人人数不得少于5人,辨认物不得少于5个C.被害人可以成为辨认对象D.辨认时,应当有见证人在场

某甲因涉嫌犯罪于2005年3月5日被某公安机关拘传,3月10日刑事拘留,3月19日逮捕,6月10日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按照刑诉法的规定,某甲聘请律师提供帮助的时间不得早于()。

A、2005年3月5日

B、2005年3月10日

C、2005年3月19日

D、2005年5月10日

下列属于刑诉法规定的自诉案件的有()。

A、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B、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的刑事案件

C、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权、财产权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D、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案件

某甲因涉嫌犯罪于2005年3月5日被某公安机关拘传,3月10日刑事拘留,3月19日逮捕,6月10日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按照刑诉法的规定,某甲聘请律师提供帮助的时间不得早于()
A.2005年3月5日B.2005年3月10日C.2005年3月19日D.2005年5月10日
2012年3月17日,新华社授权全文播发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刑事诉讼法》。此次刑诉法修改的最大亮点是首次把‘尊重和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突出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1789年颁布的法国《人权宣言》就提示了天赋人权说,以下属于法国《人权宣言》思想的选项是( )。

A.人生而自由平等

B.因信称义

C.人文主义

D.自由博爱与平等

今年两会上,刑事诉讼法迎来了第二次修正。此次刑诉法修改,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坚持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原则体现了认识论的( )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B.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抵制和克服错误的意识

C.要努力树立正确的认识,努力学习真理与科学理论

D.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请根据修订的刑诉法关于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判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

  • A、侦查机关没有排除非法证据的义务

  • B、违反法律规定收集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证据,严重影响司法公正并且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 C、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都有权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

  • D、在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的过程中,由公安机关和检察院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证明

根据修订后的刑诉法的规定,判断下列关于刑罚执行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A、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

B、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剩余刑期在六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

C、对于被判处拘役和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D、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判决生效后应当立即释放

请根据修订后的刑诉法的规定,判断下列关于刑罚执行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A、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

B、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剩余刑期在六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

C、对于被判处拘役和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D、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判决生效后应当立即释放

请根据修订后的刑诉法的规定,判断下列关于刑罚执行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 A、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

  • B、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剩余刑期在六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

  • C、对于被判处拘役和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 D、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判决生效后应当立即释放

甲教唆乙、丙到一栋大楼的某住户家进行入室抢劫,在抢劫的过程中,乙见女主人丁姿色颇佳,遂起强奸之意,于是对其进行了强奸。案件经过侦查、审查起诉到法院,在法院审判过程中,甲潜逃到外地藏匿于一个朋友家,乙在逃跑的过程中被车撞成了重伤,卧病在床,意识模糊。请根据修订后的刑诉法,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甲可以中止审理

  • B、对乙应当中止审理

  • C、对丙也应当中止审理

  • D、对丙应当继续审理

我国现行刑法和刑诉法都明确规定严禁刑讯逼供,但现实中这类现象却仍无法真正__________。日前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__________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针对这一“顽疾”增加了更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规定,为__________刑讯逼供滋生的“土壤”提供了法律依据。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消除讨论革除B.避免审定根除C.禁止审查清除D.杜绝审议铲除

刘某(女)是Z市市民,小敏(女)是刘某所雇的保姆。2000年5月,小敏到刘某家做保姆;2005年7月,刘某的邻居发现小敏头部、面部损伤严重,遂关切询问,小敏告之是其雇主刘某殴打所致,邻居让小敏去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因慑于刘某淫威,小敏未敢告。于是邻居代替小敏(未取得小敏书面授权)向法院提出了控告。法院受理后进行了审查,发现小敏的伤情很严重,于是将有关材料移送到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立案后立即询问小敏。小敏说,自2001年1月至2005年7月,刘某以不讲卫生、偷懒等借口,多次用拳头、铁锤、擀面杖、金属筷等对她进行殴打,致小敏重度伤残。经调查,多名刘某的邻居证实经常听到小敏被打时发出的惨叫声。再进一步勘查,在刘某家的客厅天花板上、门框处、小敏的卧室枕套处,提取到多个血迹样本,经DNA鉴定,与小敏基因相同。于是对刘某提请批捕,并在侦查终结后移送起诉。在法庭上,刘某拒不承认殴打小敏的事实,一再坚持小敏的头部、面部伤害是一场交通事故所致。公诉人提供了一份法医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小敏头部受伤非一次性暴力形成,不符合交通事故的特点。同时,法庭查明,刘某所称的交通事故在交管部门也无任何记录。于是,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刘某有期徒刑15年。(武大2009年研)问:

刘某邻居代小敏向法院提出的控告是否属于刑事自诉?为什么?该邻居的控告在刑诉法上应如何定性?

请根据下列材料拟写一份起诉意见书。 2001年9月9日下午三时许,在××市××河新建大桥施工现场附近水面上发现小孩右下肢一只,9月10日、11日,又相继在北面大桥水下打捞到右上肢和左下肢。接着,在同一河流的五华里长的水面上,又搜寻到被肢解的头颅和躯干,而且这些部位均被从关节处断离。在打捞尸段时,发现小孩连衣裙一件,塑料拖鞋一双,裤头一条,藤条提包一只,左上肢经多次打捞未获。经法医对各尸段拼接鉴定后,确认是同一女性童尸,年龄6至7岁。检查认定被害者系掐扼窒息而死,死后是用一较锋利刀分尸,抛尸于河中,因此××市公安局确认该案是一起杀人分尸案。调查发现,9月4日晚8时,××路××街居民许××曾向××街派出所报告,其外孙女章××于当晚6点多钟在××电影院门前玩时被人抱走。经核对被人抱走的这个小孩的性别、年龄、衣着特征,与打捞的尸体相吻合。经章××的母亲辩认,打捞起来的托鞋肯定是章××的;同时提供了章××因左腿骨折而在医院拍摄的“X”光片,与打捞的左腿“X”光拍片对比,证明相同部位均有骨折的痕迹。因此确定被害者是章××无疑。章××,1994年9月13日出生,父亲章×,××部队干部,母亲李×,××铁路电力段电话员。章××自小即随其外祖母许××生活。此案发生后,各级领导都很重视,指示要及时破案。经过三天紧张的侦查工作,侦查人员于9月13日下午在重点嫌疑对象孙××住房内发现4块挂在墙上的异样异臭生蛆的肉。侦查人员将肉取回检查缝合,确认是人肉,而且是章××下肢被剥离的肉。由于孙××有杀害章××分尸灭迹的重大嫌疑,××市公安局当天即将其刑事拘留。在对孙××的住处进行搜查后,又获取了大量罪证。孙××,男,28岁,1973年2月25日出生于××省××市一个工人家庭,本人为××市××厂工人,小学文化,汉族,住××路××号,家有父母及弟妹。孙自小读书,1984年小学三年级时,逃学在家,后被学校除名。此后即终日在社会上游荡。 1989年3月,因盗窃犯罪,被××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1999年8月,经亲戚介绍到××厂做工,但经常不上班。9月17日因本案被依法逮捕,现关押在××市公安局看守所。经过××市公安局侦查和预审,孙××的犯罪事实被证实如下:早在这次杀人分尸之前,孙××就曾多次向其好友李××透露:“人肉最嫩,味道最鲜最美”,“吃一个人肉要多活二十年”,“五、六岁的小孩肉最好”,“小孩最好哄,搞几个小糖就来了”,“一掐就死”等等。孙还不止一次的对着行人指指点点说:“这人好吃,那个不好吃”等等。孙××在上述罪恶思想驱使下,于9月4日下午6时许,在其住处楼下看见章××和其他小孩一起玩,认为有机可乘,顿起邪念。当章××到××电影院前的沙堆上玩时,孙××即尾随其后,趁周围无人即走到章××身边,以买糖为诱饵,将章××引向××电影院大门右侧,然后抱起来转向西菜市,从西菜市东头一个巷子又经××路到附近的××路一个食品门市部,买了一个烧饼给章××吃。一直在郊外拖延到深夜1时左右,孙××才把章××抱回自己的住处。在进门时,孙××用双手将章××掐死,然后把章××的尸体抱到楼上自己的房间,藏在床下。9月5日中午,孙××从其母亲的住处取来小刀一把,还找来一块灰砖磨了这把刀。下午两点多钟,当同住楼上的婶母、堂弟、堂妹等人上班上学之后,孙××将尸体拖出,放在一个白色长方形瓷盆(43×63厘米)上面予以肢解。当夜,孙××骑自行车分两次将各尸段抛入河中。9月6日早晨,孙××买了细盐,把从尸体上剥离的肌肉腌了起来。6日中午、7日早上、8日、9日,孙××先后几次烧煮腌过的人肉吃。后因人肉臭了,就用旧的白色塑料雨衣将其包起来挂在墙上。9月10日,孙××去××县城××家中过中秋节。12日返回,13日即被捕获归案。认定孙××犯罪事实的证据和理由是: (1)从河中打捞的被害人章××尸体上,取毛发、肌肉作血型检验,为“AB”型。孙××住处楼板上、草席上的血型,经检验均是“AB”型。孙××本人血型为“O”型。孙××之妹(原住孙××的房间)的血为“A”型。 (2)孙××供认后,侦查人员对肢解尸体用的搪瓷盘,装四肢和头的黑提包进行检查,发现血迹亦为“AB”型。 (3)从河中打捞起来的装尸体、躯干的藤条提包以及包扎提包口的带子,经孙××母亲、姐姐、妹妹辩认,肯定是他们家的,是放在孙××住处的。 (4)据孙××供认,在孙××住处搜查时,提取的小刀为肢解尸体的凶器,并说是从其母亲那里拿来,拿来后还磨过。孙××的妹妹、弟弟证明是实。 (5)孙××供认,9月6日买细盐一斤,腌人肉用去一部分。搜查时,查获细盐三两左右。经提取浸泡人肉的“福尔马林”水里沉淀物,用光谱仪作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证明人肉确用盐腌过,用量最少四两,与孙××供认相符。 (6)孙××供认,抱走被害人时,发现章××口袋内装有一把削铅笔的小刀。经被害者家长和当天下午与章××一起玩的孩子们回忆,章××当天确带有小刀。 (7)孙××供认,抱走被害者至××食品门市部买烧饼和糖给章××吃,经检查,发现章××胃内有面粉颗粒,而章××中午在家没有吃过面粉食品,以后也未吃过零食。经专门调查,××食品门市部当晚营业室遇到的情况,与孙××供述相符。 (8)孙××供认,在肢解尸体和朝阴沟倒血水的时候,恰遇其妹闯来,其妹已证实。孙××吃肉等犯罪情节也有大量证言、证词在卷。 (9)经过司法鉴定,孙××精神状态正常,没有精神病。根据以上犯罪事实和证据,××市公安局认为,孙××为满足自己的变态需求,故意将他人杀害,并肢解、煮食尸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其行为已触犯《刑法》第232条规定,且犯罪手段和情节极其残忍、恶劣,社会危害性极大,必须予以严惩。因此,××市公安局根据《刑诉法》第129条的规定,于2001年9月20日以第20号起诉意见书连同预审卷宗3卷10册,将些案移送××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