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材料指出了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必然性。

材料二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品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材料三(甲午海战中)李鸿章……认为“列强必有区处,必有收场”,命令部下“静守勿动”,“保舰勿失”。

——《中国近代史编》

材料四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

——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填充下面的表格

近代列强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列强侵华目的

资本输出

占有殖民地

战争结束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要求的一项规定

 

 

(2)依据材料二,材料四,概括中国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屡次失败的原因。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 地名的变迁往往记载着历史的变化。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兵部街改名为Rue Linevitch(孪尼微支路),台基厂街改名为Rue Marco Polo(马可波罗路)……东长安街被改名为意大利街,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德国公使)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  )

    A. 鸦片战争时期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查看答案
  • “文学是时代的一面镜子”。茅盾在《林家铺子》里有这样一段描写:“林小姐的一双手在那堆衣服里抓捞了一会儿,就呆呆地站在床前出神。……她爱这些东洋货,她又恨那些东洋人;好好儿的发兵打东三省干吗呢?不然,穿了东洋货有谁来笑骂。”小说刻画的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事件之后

    A.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辛亥革命

    D.九一八事变

     

    查看答案
  • “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亨利·佩兰的提案,导致亨利·佩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材料体现了英国代议制的特征是

    A.首相决定内阁的存留

    B.国王不得否决内阁提案

    C.内阁对议会集体负责

    D.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

     

    查看答案
  • 1913年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制定国会议员年俸时,议员汤漪认为:“吾议员受国民之委托,责任如何(此)之重大,若报酬太菲,即以国民方面论,亦必觉不安。且行政官月费动辄八百元,至少二百余元,我议员在最高机关,何能大相悬殊。”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B.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意识浓厚

    C.议员对自己的身份认识不准确

    D.中国由此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查看答案
  • 法国人达尔让松在18世纪中期写道:“委托给大臣们的事务漫无边际。没有他们,什么事也办不了,只有通过他们,事情才能办成;如果他们的知识与他们庞大的权力有距离,他们便被迫将一切交给办事员办理。”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的法国 (   )

    A.专制王权强化   B.办事人员权力上升

    C.国王权力旁落   D.社会等级壁垒森严

     

    查看答案
  • 教育方针的特点主要包括
    查看答案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
    查看答案
  • 张三为自己投保意外伤害保险,保额10万,张三确定李四为受益人.如果张三因意外伤害死亡后,赔款10万元应支付给()
    A.
    张三的配偶
    B.
    张三的子女
    C.
    李四
    D.
    张三的父母
    查看答案
  • 设备监理阶段可分为()、安装调试阶段、试运行阶段监理
    查看答案
  • 关于基金风险指标的计算
    查看答案
  • 示三子诗词简繁体_译文_作者_创作背景
    查看文章
  • 社日戏题呈任副枢诗词简繁体_译文_作者_创作背景
    查看文章
  • 礲岩诗词简繁体_译文_作者_创作背景
    查看文章
  • 示吴宪诗词简繁体_译文_作者_创作背景
    查看文章
  • 祈雨有感柬宋郡守诗词简繁体_译文_作者_创作背景
    查看文章
  • 磐石秋望诗词简繁体_译文_作者_创作背景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