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威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缉拿连锁店 易如翻掌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B:蝉联挖墙脚 各行其是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C:坐镇下马威 渡过难关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厮杀坐上客 再接再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凑合度假村怨天忧人事实胜于雄辩
B:博弈侦查兵额手称庆出淤泥而不染
C:震撼化妆品要言不烦有志者事竟成
D:坐镇下马威礼尚往来不废吹灰之力
下列各组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愤懑拖尾巴委屈求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处决执牛耳推波助澜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C:端详下马威振耳欲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D:灼见仪仗队相应成趣盛名之下,其实难附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嗔怪蝉联爆料人暴发户各行其是要言不繁
B:缘分博弈订书机白内障垂手可得美仑美奂
C:蜗居峰会赔笑脸下马威唾手可得旁征博引
D:蛰伏福祉正能量公信力开源截流革故鼎新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嗔怪 蝉联 爆料人 暴发户 各行其是 要言不繁
B:缘分 博弈 订书机 白内障 垂手可得 美仑美奂
C:蜗居 峰会 赔笑脸 下马威 唾手可得 旁征博引
D:蛰伏 福祉 正能量 公信力 开源截流 革故鼎新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眩目   爆冷门   指手画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B:决绝下马威革故顶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C:跋扈无名火喧宾夺主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D:狼藉互联网唾手可得鞠躬尽粹,死而后已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影牒青睐大幅度爆冷门精兵简政破釜沉舟
B:沉湎斑斓白内瘴吊胃口相辅相承惨绝人寰
C:羞赧坐阵编者按金箍咒原形毕露苦心孤诣
D:寒喧剽悍下马威炒鱿鱼再接再厉鸿篇巨制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渲染景泰蓝各行其事礼上往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B:文身挖墙脚轻歌曼舞言简意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C:国粹乌托邦鸠占雀巢眼花瞭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D:家具下马威妍媸毕露虎视耽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教师和家长进行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针对不同特点的家长,应对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以下与家长的沟通方式有可能起到不好的沟通效果的是: A.对于通情达理的家长沟通时可以直截了当,开诚布公B.对于脾气暴躁的家长沟通时要先给下马威,压制气焰C.对于期望过高的家长沟通时要委婉、客观,以理服人D.与后进孩子的家长沟通时要使其树立信心,给出建议
小说《女生贾梅》一书中,记述了贾梅先后经历的两位班主任。第一位班主任一接班,就先来个下马威:整顿纪律,脑后好像长了眼睛,指出错误毫不留情,她上课时“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她对体育、卫生事事关心过问,亲自做好一切事情,最终因劳累过度而病倒。第二位班主任上任后,对班上的事情,他总是说“你们自己处理吧”,或者说“找班长去”。开始时,做卫生的同学偷偷溜跑,干其他事情的同学也不负责任,多数同学不知所措。可是,经过一段时期之后,班级工作上了正轨,卫生、体育不要老师过问也能搞得像模像样,上课纪律不差,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了。试运用班主任工作的有关原则分析上述两位班主任的工作方法。

材料:刚毕业的邹老师被安排担任我们这个“难管”班级的班主任。我们可高兴了,因为从年龄、性格上看,他是我们这些。“顽皮生”不难对付的,我们决定给他来点“下马威”。于是我们不断制造各种无聊的“难题”。出乎意料的是,他并不生气,还总是不厌其烦地解决这些“难题”。他不仅在课堂上对我们难懂的问题一遍又一遍地解释,知道我们弄懂为止,还利用课余时间跟我们聊生活、学习,甚至还带我们到校外参观、郊游。我们……我曾问邹老师:“您为什么不像别的老师那样呢?”其实我们也不是冷血动物,一段时间过去,邹老师终于把我们都感动了…………执意不要,坚持和我们一起到商场把领带退了。

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分析材料教师的行为。(材料不完整)

李老师是新从师范学院分配到学校的大学毕业生,刚刚参加工作,对如何管理好班级没有什么经验。他于是向老前辈王老师请教。 王老师说:“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最重要是如何给学生一个下马威,建立自己的威信。” 王老师还举了一个大多数老师如何对待上课讲话学生的例子。他说如果有学生上课讲话,被老师眼光扫巡后还不自觉停止,就把他请到办公室去,以免影响别的同学,同时又可杀一儆百。 老师对请到办公室的学生开始都不理睬他,这叫“冷处理”。学生呆在成人堆里,不久便会不自在,开始焦虑,渴望回到同学中去。这时教师开始处理问题了。在“你觉得你今天犯了什么错误?”这个问题的回答上,如果学生表现出不认错、不合作的态度,教师会使用的一招就是找来一份报纸,让这个学生从开头读到尾,“你不是喜欢讲话吗?今天让你讲个够。不念完报纸,学生当然也不能离开教师的办公室。不过,大多数进了办公室的学生很快就会就范。下面一个步骤就是老师跟学生订下处罚条约。“如果下次讲话被我抓住了怎么办?”学生为了急于离开办公室,会胡乱想出一些自我惩罚的办法,如写检讨、自己打自己嘴巴等等。 通过这样处理,班里会很长一段时间没人敢犯这样的错误。学生都服服帖帖的。结合案例谈谈如果理解学生的社会地位?

李老师是新从师范学院分配到学校的大学毕业生,刚刚参加工作,对如何管理好班级没有什么经验。他于是向老前辈王老师请教。 王老师说:“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最重要是如何给学生一个下马威,建立自己的威信。” 王老师还举了一个大多数老师如何对待上课讲话学生的例子。他说如果有学生上课讲话,被老师眼光扫巡后还不自觉停止,就把他请到办公室去,以免影响别的同学,同时又可杀一儆百。 老师对请到办公室的学生开始都不理睬他,这叫“冷处理”。学生呆在成人堆里,不久便会不自在,开始焦虑,渴望回到同学中去。这时教师开始处理问题了。在“你觉得你今天犯了什么错误?”这个问题的回答上,如果学生表现出不认错、不合作的态度,教师会使用的一招就是找来一份报纸,让这个学生从开头读到尾,“你不是喜欢讲话吗?今天让你讲个够。不念完报纸,学生当然也不能离开教师的办公室。不过,大多数进了办公室的学生很快就会就范。下面一个步骤就是老师跟学生订下处罚条约。“如果下次讲话被我抓住了怎么办?”学生为了急于离开办公室,会胡乱想出一些自我惩罚的办法,如写检讨、自己打自己嘴巴等等。 通过这样处理,班里会很长一段时间没人敢犯这样的错误。学生都服服帖帖的。请你谈一谈如何树立教师的权威。

李老师是新从师范学院分配到学校的大学毕业生,刚刚参加工作,对如何管理好班级没有什么经验。他于是向老前辈王老师请教。王老师说:“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最重要是如何给学生一个下马威,建立自己的威信。”王老师还举了一个大多数老师如何对待上课讲话学生的例子。他说如果有学生上课讲话,被老师眼光扫巡后还不自觉停止,就把他请到办公室去,以免影响别的同学,同时又可杀一儆百。老师对请到办公室的学生开始都不理睬他,这叫“冷处理”。学生呆在成人堆里,不久便会不自在,开始焦虑,渴望回到同学中去。这时教师开始处理问题了。在“你觉得你今天犯了什么错误?”这个问题的回答上,如果学生表现出不认错、不合作的态度,教师会使用的一招就是找来一份报纸,让这个学生从开头读到尾,“你不是喜欢讲话吗?今天让你讲个够。,不念完报纸,学生当然也不能离开教师的办公室。不过,大多数进了办公室的学生很快就会就范。下面一个步骤就是老师跟学生订下处罚条约。“如果下次讲话被我抓住了怎么办?”学生为了急于离开办公室,会胡乱想出一些自我惩罚的办法,如写检讨、自己打自己嘴巴等等。通过这样处理,班里会很长一段时间没人敢犯这样的错误。学生都服服帖帖的。结合案例谈谈如果理解学生的社会地位?

李老师是新从师范学院分配到学校的大学毕业生,刚刚参加工作,对如何管理好班级没有什么经验。他于是向老前辈王老师请教。王老师说:“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最重要是如何给学生一个下马威,建立自己的威信。”王老师还举了一个大多数老师如何对待上课讲话学生的例子。他说如果有学生上课讲话,被老师眼光扫巡后还不自觉停止,就把他请到办公室去,以免影响别的同学,同时又可杀一儆百。老师对请到办公室的学生开始都不理睬他,这叫“冷处理”。学生呆在成人堆里,不久便会不自在,开始焦虑,渴望回到同学中去。这时教师开始处理问题了。在“你觉得你今天犯了什么错误?”这个问题的回答上,如果学生表现出不认错、不合作的态度,教师会使用的一招就是找来一份报纸,让这个学生从开头读到尾,“你不是喜欢讲话吗?今天让你讲个够。,不念完报纸,学生当然也不能离开教师的办公室。不过,大多数进了办公室的学生很快就会就范。下面一个步骤就是老师跟学生订下处罚条约。“如果下次讲话被我抓住了怎么办?”学生为了急于离开办公室,会胡乱想出一些自我惩罚的办法,如写检讨、自己打自己嘴巴等等。通过这样处理,班里会很长一段时间没人敢犯这样的错误。学生都服服帖帖的。请你谈一谈如何树立教师的权威。

李老师是新从师范学院分配到学校的大学毕业生,刚刚参加工作,对如何管理好班级没有什么经验。他于是向老前辈王老师请教。 王老师说:“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最重要是如何给学生一个下马威,建立自己的威信。” 王老师还举了一个大多数老师如何对待上课讲话学生的例子。他说如果有学生上课讲话,被老师眼光扫巡后还不自觉停止,就把他请到办公室去,以免影响别的同学,同时又可杀一儆百。 老师对请到办公室的学生开始都不理睬他,这叫“冷处理”。学生呆在成人堆里,不久便会不自在,开始焦虑,渴望回到同学中去。这时教师开始处理问题了。在“你觉得你今天犯了什么错误?”这个问题的回答上,如果学生表现出不认错、不合作的态度,教师会使用的一招就是找来一份报纸,让这个学生从开头读到尾,“你不是喜欢讲话吗?今天让你讲个够。不念完报纸,学生当然也不能离开教师的办公室。不过,大多数进了办公室的学生很快就会就范。下面一个步骤就是老师跟学生订下处罚条约。“如果下次讲话被我抓住了怎么办?”学生为了急于离开办公室,会胡乱想出一些自我惩罚的办法,如写检讨、自己打自己嘴巴等等。 通过这样处理,班里会很长一段时间没人敢犯这样的错误。学生都服服帖帖的。案例中教师处理学生的方式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有什么危害?

李老师是新从师范学院分配到学校的大学毕业生,刚刚参加工作,对如何管理好班级没有什么经验。他于是向老前辈王老师请教。王老师说:“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最重要是如何给学生一个下马威,建立自己的威信。”王老师还举了一个大多数老师如何对待上课讲话学生的例子。他说如果有学生上课讲话,被老师眼光扫巡后还不自觉停止,就把他请到办公室去,以免影响别的同学,同时又可杀一儆百。老师对请到办公室的学生开始都不理睬他,这叫“冷处理”。学生呆在成人堆里,不久便会不自在,开始焦虑,渴望回到同学中去。这时教师开始处理问题了。在“你觉得你今天犯了什么错误?”这个问题的回答上,如果学生表现出不认错、不合作的态度,教师会使用的一招就是找来一份报纸,让这个学生从开头读到尾,“你不是喜欢讲话吗?今天让你讲个够。,不念完报纸,学生当然也不能离开教师的办公室。不过,大多数进了办公室的学生很快就会就范。下面一个步骤就是老师跟学生订下处罚条约。“如果下次讲话被我抓住了怎么办?”学生为了急于离开办公室,会胡乱想出一些自我惩罚的办法,如写检讨、自己打自己嘴巴等等。通过这样处理,班里会很长一段时间没人敢犯这样的错误。学生都服服帖帖的。案例中教师处理学生的方式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有什么危害?

小李长入中学的第一天,就使老师十分恼火。教室里静悄悄,同学们在认真地上第一课。忽然,一个学生的书包里窜出一青蛙。“呱,呱”地叫着跳向讲台。全班顿时乱了,班主任一查,是小李干的。一气之下,狠狠批评他一顿。可是,第二天,教室里又带进了一只小猫。接着小狗、老鼠、麻雀„„天哪,有一次他竟把一条蚯蚓放到了讲台上。从此,小李在班主任心目中成了不可求药的“皮大王”。批评、监视、处罚,都没有能使小李转变。好不容易撑过了一年,他升小初二,班主任透了口气,包袱终于送出去了。进入初二,小李还是那么调皮。新班主任没有对他采取什么“下马威”,而是仔细观察他,不久就发现有一门课小李不但上课认真听,下课还要钉着问,这是动物课。班主任把小李找来。小李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走进办公室,准备随暴风雨般的批评。可是出乎意料,班主任没有批评他,而且问他,“你喜欢动物?”他点点头。“那很好。我们班成立一个动物兴趣小组,你来当组长好吗?”他惊愕了。当组长?从小学到中学,从来都是挨批评的对象,从没有想过有人叫他当干部。动物小组开展了观察昆虫活动。小李在课余和同学们一起捕捉昆虫,制作标本。各种各样的昆虫,有许多种他都认识,可这蝴蝶、螳螂、蝗虫„„各种各样的名字怎么写?碰到了难题,他问动物老师,并且认真学习查字典。半年过去了,小李在班主任的引导下,从观察昆虫活动中,懂得了各门功课的重要性,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逐渐改掉了散温的坏习惯,认真学习,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全市昆虫考察比赛中,动物小组制作的标本获得鼓励奖。他还写了科学、小论文:《蚯蚓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初二两位班主任采用的方法有何不同?初二班主任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成功地贯彻了德育的什么原则?反映了德育过程什么特性?

给定资料1.唐代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千古绝句里这样吟咏:“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如今,在都市中也寄居着这样一个“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老年群体,他们就是“老漂族”。一项网络微调查结果显示,74%的网友身边有“老漂族”;而“没有朋友”“精神上缺乏慰藉”和“想家”,被认为是“漂妈”“漂爸”们最大的烦恼。对于步入中老年的“老漂族”来说,离开家乡是最难过的事,这意味着与原来的社会支持系统相脱离,从而感觉自己像是个“被人遗忘的角落”。胡兰花(化名)今年56岁,江西上饶人,自从丈夫去世后,一直在老家生活。儿子来湖南株洲10多年了,已经在株结婚,并在芦淞服饰市场开服装店。一年前,儿子把她接到株洲生活,临走时她还自豪地跟乡亲们说,“我跟儿子去享福了。”可到了株洲,她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好像在不断地画一个圈:早上做好早饭,上午买买菜,中午做做家务,傍晚做好晚饭,等家人回家吃饭,完了之后睡觉。每天的“画圈”生活,让胡兰花感到孤单。儿子忙赚钱,孙儿忙上课,她不能去打扰他们;自己不会说普通话,一口江西乡音,连媳妇和孙子都听不懂,只能一个人待在家中看电视,偶尔出门晒晒太阳。渐渐地,胡兰花变得内向了。她想念老家,在老家可以到亲戚、邻里家串串门,说说自家的孩子。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老窝”,65岁的杨大爷如今对这句话更是深有体会。儿子儿媳凭着手艺,在天津开了一家小餐馆。两人忙于打理店面,无暇照料上小学的孙子。于是,2011年暑假,杨大爷和老伴被儿子从河北农村老家接过来,帮忙照看孙子。然而刚到天津,老两口就被现代的城市生活来了个“下马威”。做饭要用天然气灶,如何使用抽油姻机都是现学的;上楼要坐电梯,一排排的按钮让他们有点儿“晕”;接孙子放学要坐地铁,刷卡、上车、找出口,这些城市人驾轻就熟的事,却让老两口在“地下迷宫”里迷了好几次路;连上厕所都改成了抽水马桶,这让用了一辈子蹲坑的老人家直呼“太不习惯了”。看似便捷舒适的城市生活,却和这些“老漂族”的生活习惯大相径庭。在“老漂族”的心中,依然保留着传统乡土社会的价值观念,“落叶归根”情节使他们本身并不向往繁华喧嚣的城市生活。生活和心理的双重不习惯让他们感到失去了自由,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设施,对他们而言却是陌生的存在。许多“老漂族”离开老家来到城市,第一感觉就是不自在,常常闷在家里,缺乏活动,日子久了,甚至觉得身体都不如从前了。一旦健康出了问题,麻烦也接踵而至。这些老人们在儿女所在城市大都没有医保,看病、检查身体都要自掏腰包,因此他们最怕看病,更怕住院。老人们大多过得节俭,体恤儿女挣钱不易。高昂的医药费最让他们心疼,就算身体哪里不舒服了也强忍着,不愿意让儿女们知道。异地看病的报销额很少,手续也很繁杂,可谓费时费力,使得“老漂族”难以享受医保的实惠,不敢生病,更不敢看病。今年51岁的齐秀梅到北京快一年了。2014年4月,在女儿生下外孙后,来到北京帮忙照顾。年底时,齐秀梅在北京的医院检查出子宫有问题,必须进行子宫切除手术。但如果在北京做手术,对于异地医保就医,齐秀梅及女儿一家都不清楚相关政策,也不知该如何办理手续。无奈之下,她只得在老伴的陪同下回东北老家做了手术。“家里是加入的新农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个手术下来花了三四千元,全都给报销。如果在北京做手术,一分钱都报不了。而且北京的床位紧张,住院天数少,后续打消炎针只能自己去医院,对身体康复不好。”齐秀梅颇是无奈。齐秀梅的情况并非个案,许多“老漂族”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老漂族”持当地医保卡很难在异地就诊,有些允许异地就诊的,还必须得是全额垫付,再凭单据回医保原籍进行报销。2.古人常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很多子女为了梦想、生计,不但自己“远游”他乡,还捎上了父母。本该颐养天年的老人们背井离乡,随着儿女的脚步,漂泊在陌生的城市,成了“老漂族”。20世纪80年代中期,天津社会科学院首席专家、研究员潘允康等在天津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家庭生命周期的突出特点是:一个家庭在其生命周期中可能在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形态间转变。该研究发现,在中国城市核心家庭中,年轻人婚后可能有半数左右与父母住在一起,组成主干家庭;经过一段时间可能再分开,与未婚子女组成核心家庭;待自己的子女婚后可能又与自己生活一处,重组主干家庭;之后可能会再分离,形成了普遍存在的“家庭生命循环模式”。其中,年轻人婚后依然合家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住房缺少”,分家的最重要因素则是“增加和改善了住房条件”。“住房”成为那对主宰城市家庭生命周期变化的重要因子,使年轻人(子代)婚后与父代间呈现出“先合再分”式的运动轨迹,可能与当时城市化、现代化刚露端倪、城市居民住房普遍困难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人口流动性尚不强,父代又往往是先拥有住房的一方,合家自然主要呈现出一种“父代权威”基础上的“子代投奔父代”的活动模式。然而,30多年过去了,中国社会因全球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而发生巨大变迁。大量人口向城市快速聚集,且年轻人成为迁移的主力。这也导致城市家庭生命周期发生新变化。如若仍将年轻人婚后作为家庭结构变动的考察点,可以发现出现了年轻人婚后与父代间“先分后合”的新规律。具体来看,造成先“分家”的因素变得复杂,可能包括“物质条件改善可以负担住房”“两代人存在诸多差异”“个人主义观念的流行”等,但“到异地(一般是更好的城市)发展”,即“人口流动”成为当前大量年轻人婚后先分家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笔者对12个家庭的个案访谈中,子代去更好的城市发展,结婚买房独立组成核心家庭的占到了9个。再看“合家”,“抚育孙辈”几乎成为再次形成主干家庭结构的最重要原因。访谈中,有10个家庭的父代谈到合家是为了照看孙子(女),另有1个家庭是投奔孩子养老,还有1个家庭是帮助子代照顾生意。正因子代先在异地组建了核心家庭并占有更多的资源,往往成为现代家庭势力结构中的优势方,所以生育孙辈后形成的主干家庭,呈现出以“子代权威”为基础的“父代投奔子代”的模式,于是“老漂族”出现。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1.44亿,其中“老漂族”占到近10%。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大和老龄化趋势明显,“老漂族”估计还将越来越多。3.“睡得腰上疼,吃得直反胃,脑袋直迷糊,瞅啥啥不对。追求了一辈子幸福,追到手明白了。幸福是什么?答:幸福就是遭罪。”这是2000年央视春晚小品《钟点工》里,赵本山说的一句台词。他演的是位农村老人,被儿子接到城里,却因为种种不适应而兀自苦闷。现实中的蔡娭毑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今年80岁的蔡娭毑被儿子从湖南的常德乡下接到株洲,住了一个月后,她感到不适应了,除了吃饭就是看电视,每天闷得慌。她要求回乡下,甚至站在五楼阳台上威胁儿子:“如果不让回乡下,我就跳下去!”“儿行千里母担忧”,放不下儿女,有的“老漂族”义不容辞离开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也有儿女希望尽孝,把父母接到身边;还有的“养儿防老”,不得已追随儿女漂泊生活。不论什么原因,这些老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难以适应的无奈困境。一组对300名50岁以上“老漂族”的调查数据显示,65.2%的老人认为子女对他们的重视不够,42.3%的老人对家庭生活不满意,79.2%的老人感觉很孤独。此外,64.7%的老人“在家独处”打发闲余时间;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后,49.7%的老人选择了憋在心里不说。如此一来,“老漂族”也日渐成为精神卫生门诊的常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教授王高华分析,老年人一旦离开原有的生活环境,就是一个重新社会化的过程。失去原有的生活圈,使得他们在精神和文化上陷入“孤岛”,加之难与陌生人沟通,往往导致自我封闭。心理专家林紫在处理三代人的家庭问题咨询时还发现,“老漂族”因为感觉为子女的家庭付出很多,会对子女的某一句话非常敏感,“容易受伤”。“更为严重的是,老人住在儿女家,容易产生寄居的负面心理暗示。”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济南正觉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孙卫国分析说,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父母在子女面前有着极大的“权威”。然而到了儿女家中,儿女作为小家庭的主人,老人的“权威感”便会瓦解,容易产生自卑、孤独等负面情绪。“老漂族”的精神现状可以用“精神空巢”来形容。如果儿女能够理解父母、体谅父母、帮助父母,让他们的精神之根扎下来,那么即使“漂”在他乡,“老漂族”依然能够活得幸福。4.孩子犯了错误,老人总是不舍得批评,儿子儿媳却表示不能纵容孩子。孩子不好好吃饭,老人一口一口哄着喂,儿女却觉得这是溺爱,会惯坏孩子。年轻人生活节奏快,生活不规律,而老人大多习惯早睡早起。年轻人的兴趣爱好、穿着打扮,老人们却常常不以为然。年轻人比较大手大脚,可老人们过日子讲究精打细算,剩饭剩菜不能扔,认为每次都要冲马桶太浪费水,而这些老人的习惯,在城市儿女的观念里,就成了“老土”“不卫生”。“老漂族”由于和儿女长年不在一起生活,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差异很大,缺乏沟通,如此极易导致一些家庭矛盾。这不仅会给老人们带来莫名其妙的孤寂感,也给家人之间带来了隔阂。把老人接到自己身边尽孝,是城市里儿女的初衷,然而如果考虑不周或缺乏理解和沟通,则会带来家庭矛盾。这是老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老漂族”放弃故乡的生活,来到属于儿女们的城市重新开始,在心理上更加脆弱敏感,更需要亲人们付出加倍的理解和耐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浩建议,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年轻人自己带孩子。实在需要父母带,就要多沟通、多理解。“不管是老人还是儿女,都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理解、多包容,遇到问题多为对方想一想,这样就不会觉得委屈,孤独感就会减轻,就会快乐很多。”他表示,最关键是情感上要多关注父母,对于老人来说,情感上的关注远比物质更重要。以下是部分网友的真实感受。网友秀儿LOGO说:“老漂族”的产生是我国当下社会快节奏发展的产物,应抽空多陪老人聊聊天、逛逛街,关心老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