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 1829年,杰克逊入主白宫,开始实行“分赃制”。其特点是:甲党上台后,立即斥退大批政府官员,而让在竞选中有功的本党党徒填补这些空位。乙党上台后,亦如法炮制。这些官员们在任职期间,贪赃枉法,营私舞弊,无所不为。
为了纠正这些弊端,美国于1883年颁布了文官制度条例,即“彭德尔顿法”。主要内容是:成立由3人组成的美国文官委员会负责制定文官管理细则,主管文官考试和录用、保障文官权益等;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文官,文官考核和工资以实绩为依据,公布待补文官职位缺额;经考试录用的文官实行常任制,由法律保障其职位,不得任意撤换;受到惩罚的文官,有权提出申诉等;文官不得提供政治捐款。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彭德尔顿法”与“分赃制”在官员选用上的主要区别。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彭德尔顿法”的作用。
实行职务常任制的人员一般是()
A.所有的公务员
B.政务类公务员
C.事务类公务员
D.某些特权官员
中外关于校长任职期限的制度大体有两种类型,即常任制和()。
A、任期制
B、聘任制
C、选举制
D、考任制
1956年9月,***在党的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了实行()常任制的问题。
A、党的代表大会
B、党的中央委员会
C、党的中央常务委员会
A只能连任两届
B可以连选连任
C只能连任三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