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正的文学批评家,应该坚守自己独立的批评品格,远离世俗的主流风尚,对文学进行精神与灵魂的审视,而不是庸常的絮语。然而,中国当下文学的主流批评恰恰存在着一定的灵魂缺失与精神萎缩。文学批评渐渐被市场与媒体所左右,总是在大而无当的赞歌与恣肆恶意的攻击之间进退维谷,作家和读者很难听到真正的批评的声音。大多数文学批评家将自己的批评视角与笔墨投向了文学的热闹喧嚣之地,而对一些处于边缘地位因种种缘故未能进入主流文坛的作家作品,却少有注意。事实上,在一些边缘作家的作品里,我们往往能够读到异于所谓主流的特别内容。譬如王小波,他在世的时候,并没有多少批评家的目光注意到他,关于其作品的译介自然也是其身后的事情了。而王小波的出现无疑显示了文学的另一种可能,他的作品在情神上和鲁迅式的焦灼与反抗,可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人间猥琐的嘲弄,对现实生活的焦虑,对芸芸众生的哀怜,以及回到生活的深处与内心的深处,“将人的狂放、朗然之气弥散在作品中”,“在嘲弄社会的同时,也忽视了自我”。显然,王小波之死唤醒了—种新的文学批评的诞生,即充满学术良知、生存尊严与批评真理的文学批评。不过,这种文学批评并非当前文坛的太多数,恰恰相反,它只在少数批评家那里存在着,热闹的文坛依然那么热闹,热闹过后,一片虚无。文学批评的光芒,倘若日益被甚嚣尘上的商业化炒作完全掩盖,文学批评的末路或许也就为期不远了,我们的文学批评必须对此有所警觉。(摘编自陈劲松《文学批评的姿态》[问题1][简答题]材料最后一句:我们的文学批评对此有所警觉的“此”指代的内客是什么?[问题2][简答题]结台文本请简要分析文章当下文学批评存在的弊端。

相关热点: 文学批评   批评家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 只是,文场的热闹之外,我们却依然感觉到文学批评缺席的丝丝缕缕的寂寞。知人论世的、探幽发微的、切磋琢磨的、公允平和的正常的文学批评,已经很少看到了。而那些经过刻意雕琢高调祭出的“炮轰”,其表露出来的批评姿态,或日批评身段,更多是一种观点的自我欣赏,最多也不过是评论家之间的互相抚摸。对本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如今的文学批评大多数是评论家之间的肤浅的相互品评

    B.深刻而公允的文学批评缺席,取而代之的是刻意的炒作

    C.评论家们相互的“炮轰”实际上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

    D.文场的热闹并不意味着文学批评的繁荣

    查看答案
  • 教育方针的特点主要包括
    查看答案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
    查看答案
  • 张三为自己投保意外伤害保险,保额10万,张三确定李四为受益人.如果张三因意外伤害死亡后,赔款10万元应支付给()
    A.
    张三的配偶
    B.
    张三的子女
    C.
    李四
    D.
    张三的父母
    查看答案
  • 设备监理阶段可分为()、安装调试阶段、试运行阶段监理
    查看答案
  • 关于基金风险指标的计算
    查看答案
  • 孟子·大勇诗词简繁体_译文_作者_创作背景
    查看文章
  • 孙元实春游图诗词简繁体_译文_作者_创作背景
    查看文章
  • 孙权劝学诗词简繁体_译文_作者_创作背景
    查看文章
  • 孟子·忧忧喜喜诗词简繁体_译文_作者_创作背景
    查看文章
  • 孟子 私淑诗词简繁体_译文_作者_创作背景
    查看文章
  • 季硕五妹以诗见示题其卷后诗词简繁体_译文_作者_创作背景
    查看文章